凭60%收益率 闫思倩拿下一季度冠军基 张荫先、张璐各超50%分列二三 科技是胜负手
2025年一季度末落下帷幕,由DeepSeek引发的科技投资热潮让主动管理基金重回聚光灯之下。
截至3月31日,全市场912只基金(不同份额同一基金合并计算)今年一季度涨幅超过10%,这也是自2020年以来,近6年来主动权益基金的最好开年。
一季度前三名没有悬念,闫思倩管理的鹏华碳中和主题以60.26%拿下冠军,亚军则是张荫先的平安先进制造主题,年内稳居前列的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取得第三名,基金经理张璐也在本轮行情中最早开始喊话限购,呼吁定投的。
绩优基金的持仓基本重仓人形机器人、先进制造等高成长领域,基金经理们则迎风而上,以鹏华碳中和主题为例,年内涨幅一度超过80%,近期年报季等影响之下,市场有所调整,基金净值有所回落,如何看待这些成长股今年的表现,基金经理们在年报中也给出最新的研判与分析。
一季度基金回报率前十出炉,闫思倩夺冠
今年一季度的A股市场依然是V型反转行情,开年的暴击,到春节后的逆势反弹,上证指数一季度区间跌幅0.48%,但从1月中的年内低点到此轮回调前一度达到3439点,上证指数区间涨幅达到8.24%。
港股方面则表现更好,今年一季度恒生指数最高区间涨幅超过30%,即便回调,截至3月31日,该指数年内涨幅20.74%。
权益类产品整体表现不俗,今年一季度股票型基金平均回报率为4.52%,偏股混合平均回报率4.46%,灵活配置型平均回报率为2.52%,近千只基金收益率超过10%。
而更善于挖掘高成长个股机会的基金经理们也顺势抓住了机会,主动权益基金几乎包揽了一季度的前十,冠军闫思倩管理的鹏华碳中和主题年内回报率为60.26%,也是唯一一只超过60%的产品,张荫先管理的平安先进制造主题和张璐的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回报率均超过50%。
年内回报率超过40%才能跻身前五,比如李炳智、吴国清管理的前海开源嘉鑫排名第四,回报率为48.84%,王森管理中航趋势领航回报率为45.65%。
排名在前十的还有吴远怡管理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回报率39.48%,两只北交所主题的产品紧随其后,为冷文鹏管理的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和顾鑫峰管理的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回报率分别为38.98%和37.45%。此外,回报率同样超过37%的前海开源盛鑫和华富科技动能分别排在第9、10名。
此外,监管呼吁关注中长期业绩,拉长周期来看,近三年业绩来看,黄金是近三年涨幅最好的资产,几乎包揽了近三年涨幅的前20,华安黄金ETF、易方达黄金ETF、博时黄金ETF、国泰黄金ETF、华夏黄金ETF以及工银黄金ETF等近三年涨幅超过80%。近期国际金价连创新高,高盛等机构已经将黄金价格看到3300美元。
近三年涨幅最高的是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总回报129.65%,也是近三年唯一翻倍的基金,翟相栋的招商优势企业排名第二,近三年回报率为87.76%。
收益从何而来?重仓科技
DeepSeek时刻已经讨论的太多,人形机器人、先进制造等新质生产力板块是绩优基金经理的胜负手。
平安先进制造主题张荫先表示,其基金一直重点聚焦于人形机器人领域,同时,部分仓位布局于通用设备、出海链、工具类消费品以及自主可控等方向。步入2024年第四季度,国内外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了更为迅猛的发展态势,量产进程显著提速。
“基金及时调整投资策略,进一步加大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投入,目前产品仓位主要集中于这一赛道,力求深度参与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高速成长。”张荫先表示。
管理碳中和基金的闫思倩也重仓了人形机器人,对于原因,她在年报中给出解释,她表示,新能源相关制造业涉及成长方向较多,比如新能源汽车企业,新的技术和业务升级包括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AI能源相关等。
绩优基金经理看2025年:人形机器人仍有大机会
年初以来对AI相关衍生业态的预期较高后,阶段性回归理性的挤水分,但同时很多基本面明显改善的价值股走势也较为纠结。因此,一季度末市场有所回调,对于今年整体市场是何判断?绩优基金经理们相对乐观。
闫思倩表示,对2025年宏观经济触底修复保持乐观,财政与流动性充裕,证券市场预计总体表现较好。投资机会判断上,她预计2025年碳中和仍是全球发展趋势,能效提升,智能升级,制造业升级,低碳环保等是关注的重点。整体大盘机会较好,宏观经济基本面需要更多的经济政策支持,科技成长仍是长期景气赛道,该组合将重点把握更多成长行业及个股α机会。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基金经理张璐在年报中分享颇多,他指出,人形机器人板块是未来10年大级别beta机会。它的闪耀登场远不止解放双手那么简单,无论从情感陪伴还是物理支持都将全方位赋能人类的生活。机器人,可能是未来不可多得的,如同当年消费电子中苹果产业链、特斯拉电动车产业链——现象级的长坡厚雪大赛道。
展望2025年,张璐认为,人形机器人板块发展或将提速,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可能有更多的资本参与人形机器人,相关公司可能集中在五大领域:汽车、消费电子、家电、传统机器人、互联网巨头;二是可能将看到个别公司开始小规模量产,同时产业链零部件公司获得定点;三是AI技术的迭代使得机器人变得更智能、更灵活,真正在一些场景发挥作用,比如仓储、物流、汽车、特种等等。
同时,作为最早限购的绩优基金经理,张璐在年报中建议投资者,若看好板块未来发展,可以考虑采用定投方式与人形机器人行业共同成长,熨平短期波动,力争享受行业长期发展的红利。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适当分散投资,从更理性、更长期的角度做好资产配置,不要把资金全部押注到单一赛道。
有产业工程师的背景张荫先也指出,2025年极有可能成为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正式开启一个全新的产业时代。这一产业在未来数年乃至十年间,无疑将成为极具成长性的黄金赛道,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投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