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价格为何差异大?集采如何“砍价”?国家医保局回应
来源:“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
中成药是传统中药文化的浓缩精华,相对中药汤剂来说,无需煎煮,可直接使用,同时体积小,便于携带、贮存,尤其方便急危病症患者及需要长期治疗患者的使用,而它的价格却“跌宕起伏”“大相径庭”。近日,国家医保局指导湖北省医保局牵头,开展中成药全国联盟采购工作,将降低中成药价格、压缩价差,形成更加透明、良性竞争的市场,让广大群众受益。
一、什么是中成药?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材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剂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中成药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如莲花清瘟胶囊、小柴胡颗粒、藿香正气水等,识别时可以关注药品包装盒上的批准文号,如国药准字Z20140045,该批准文号中含有字母“Z”,表示这种药是中成药。中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广泛的应用,在疾病防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中成药价格为何差异大?
近年来,许多群众反映同一种中成药之间价格差异较大,同一种药品在不同企业间有着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格差异。那么,哪些因素导致了中成药的价格差异?这其中有没有不合理的价格水分?
一是同一名称的中成药成分可能不同。同一名称的化学药要求成分严格一致,但中成药却不同,如具有益气养阴功能的生脉饮口服液,有的用党参做原料,有的用人参加工后形成的红参做原料,而党参、人参、红参都是参类,均具有补气功能。从饮片价格看,红参的价格是党参的2倍,所以用红参做的生脉饮成本会高于用党参做的生脉饮。但是,有些含红参的生脉饮价格却是含党参的价格的10倍,显然存在价格水分。
二是同种药品剂型不同。有的中成药即使口服的剂型也有多种,如独一味就有胶囊、软胶囊、滴丸等剂型,一般来说滴丸、软胶囊的价格会比普通胶囊贵一些。但是,有些同一种中成药的滴丸比普通胶囊贵6-7倍,显著超出不同剂型之间的成本,价差超出了合理范围。
三是不同企业的质量标准可能有差异。中成药不像化学药那样有明确的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标准。有的企业严格要求自身产品,质量标准高于其他企业,其产品价格也会高一些。
此外,也有的中成药名称、选材、剂型、质量标准均相同,但却出现十几倍甚至数十倍的价差,说明存在明显的价格水分。
三、通过集采促进价差合理化
湖北省牵头的全国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一方面考虑了当前中成药行业现状,一定程度认可同类药品的初始价格差异,另一方面多措并举压缩同类药品之间的价差,挤出虚高价格水分,让市场竞争更加公平公正。
一是拉了一个“起跑线”,提升起点公平性。在承认每个企业现有价格基础上,调整每家企业产品的基准价,对高价药品进行一定幅度调低,价格越高压缩幅度越大,提高起跑线的公平性机会。
二是铺了一条“跑道”,开展以降幅为主的竞争。各企业产品在自身调整后的基准价基础上降价,降幅大的企业获得评分就高,将降幅得分与医疗机构认可度等其他技术得分相加,得到综合得分。最终,综合得分高的企业胜出。
三是设了一个“终点线”,让价差合理化。即使某企业的产品在综合评分竞争中胜出,其价格还要与用量较大产品组的最低价比较,如价差超过3倍则需进一步降价才能中选。业内形象地将这条3倍线称为“熔断线”。在化学药集采中,“熔断线”是1.8倍,中成药集采采用了3倍“熔断线”,正是考虑到不同企业的中成药产品因选材不同、剂型不同、标准不同等差异,价差可能更大。
通过上述做法,中成药集采有望较好挤出原来虚高的价格水分,助力中药回归“简、便、廉、验”的特性,更好发挥中成药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