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宏伟委员:帮更多科技成果走向“货架”
欧阳宏伟委员——
“帮更多科技成果走向‘货架’”(改革再深化 奋进新征程·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见到全国政协委员、良渚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欧阳宏伟时,他正和同事们一起探讨科技成果转化的话题。“我想帮更多科技成果走向‘货架’。”欧阳宏伟说。
从一篇论文、一个模型发展到可应用的技术和产品,难度往往很大。“科技创新一般会经历原始创新、技术转化创新和市场化运作3个阶段。深入了解后我发现,中间的技术转化创新环节容易面临缺人才、缺经费等困难,成为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阻碍。”欧阳宏伟说。
为此,欧阳宏伟针对博士生群体进行了深入调研。他发现,因为做科研和做产品思维逻辑完全不同,一些博士生缺乏企业家所需的特质,所以毕业后首选科研单位而非创业。
去年,欧阳宏伟将有关培养双创型博士人才的思考带去了全国两会,提出要把高精尖科技从概念变成技术,打造一支具有科学家素养和企业家精神的人才队伍。
过去一年,欧阳宏伟以良渚实验室为载体,打造双创博士学院——能进入该学院的人才,都是实验室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的优胜者。这些人组建创业团队后,将接受由科学家、企业家、投资者等专业人士组成的导师团队的悉心指导。
通过进一步分析观察,欧阳宏伟发现,这些人想创业也有能力创业,但启动资金不足。为此,他准备从设立科技转化研究基金、完善科创资助体系、助力构建与未来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创新生态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带去今年的全国两会。
“我希望能够充分融合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政策链,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贯通,培养更多具有科学家素养、企业家精神的双创人才,进而孵化一批高科技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欧阳宏伟说。
记者手记
书写产学研大文章
从提出问题到探索路径,从打造双创博士学院到优化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措施……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欧阳宏伟和他的团队,一直在书写产学研大文章。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贯通,需要完善青年人才培养机制,将各类要素一体化、高效配置,以高能级科创平台为牵引,实现教科研一体改革、协同育人。欧阳宏伟和他的同事们,正在这条路上不断努力。“我们愿意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贡献智慧和力量。”欧阳宏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