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方式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4-11-01 09:00:21 •阅读 0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主要有两种方法:成本法和权益法。
在成本法下,当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投资企业会按照其应享有的份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具体操作上,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而在权益法下,投资企业在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需要按照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中应享有的份额进行计量。计算基础是被投资单位取得投资时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具体操作上,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这两种方法各有特点。成本法相对简单,适用于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力较小或无法准确评估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公允价值的情况。而权益法则更加灵活,能更准确地反映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程度和影响程度。
在选择计量方法时,投资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如果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能够准确评估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公允价值,那么权益法可能更为合适。而对于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影响力较小或无法准确评估净资产公允价值的情况,成本法则是一个较为简便的选择。
总之,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方法选择应根据投资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对被投资单位影响力的评估来确定,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成本法下,当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投资企业会按照其应享有的份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具体操作上,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而在权益法下,投资企业在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需要按照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中应享有的份额进行计量。计算基础是被投资单位取得投资时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具体操作上,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这两种方法各有特点。成本法相对简单,适用于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力较小或无法准确评估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公允价值的情况。而权益法则更加灵活,能更准确地反映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程度和影响程度。
在选择计量方法时,投资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如果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能够准确评估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公允价值,那么权益法可能更为合适。而对于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影响力较小或无法准确评估净资产公允价值的情况,成本法则是一个较为简便的选择。
总之,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方法选择应根据投资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对被投资单位影响力的评估来确定,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