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造了一台能漂移的SUV 还只要13.98万
脖子哥看完方程豹钛 3 预售发布会就一个感觉:还来?
钛 3 预售价为 13.98w-20.38w 元,一共五个配置,目前这个价位的紧凑级 SUV,你别说友商了,自家的元 up 和海狮 05 EV 怎么办?
这下别说掀桌子了,后来者想上桌估计是有点难。
而且上周脖子哥去了钛 3 的试驾会,这车跟以前比亚迪家用形象差别有点大,它主打的是品质和驾驶质感。
咳咳,虽然是脖子哥我车技好,当天就咱们一个媒体漂起来了(没给差友们丢脸),但你告诉我这是一台长 4 米 6,高 1 米 7,重 2.17 吨的 SUV?
然后,这车起售价才 13.98 万?
是的,兄弟,这就是 BYD。
差友们感兴趣了没?接下来咱们好好盘盘这车。
先从发布会说起,方程豹在调性上跟兄弟品牌有点不同,上来演讲的设计师没有西装革履,而是穿了一套长衫,没啥油腻的感觉。
直播里弹幕的也都在夸设计师的衣品不错。
在 “去油成功” 的定调下,设计师给我们分享了一张钛 3 的草图。
啊?钛 3 这是基本把整个概念造型都还原了?
要知道,在汽车设计中,很多概念车那都是概念刘亦菲,实车基本都成芙蓉姐姐了。
毕竟设计师天马行空搞出来的东西,最终得工程师来加班,这一来二去的,谁愿意呢?
所以方程豹的工程师也跟我们坦言,方程豹能如此还原,离不开工程上的努力。比如这个 120° 折角的叶子板,对冲压工艺的要求很高,但他们愿意死磕这些细节,去打磨钛系列的第一款车。
也正因如此,钛 3 的外观成功与豹 5、豹 8 区别开来,拥有了自己的特色。
说到特色,方程豹有很多细节也做了自己专门的呼应,像日行灯、转向灯、尾灯,均为横条状的样式;车头和车尾 “小书包” 也同样使用了梯形设计。
钛 3 这种细节的考究,脖子哥还真看到了几分豪华品牌的影子。
但很快,钛 3 就用实际行动告诉我它为什么只是个 “小 3”。。
钛 3 的前脸又又又又用回了比亚迪最熟悉的钢琴烤漆,博主们拍了几天就已经有明显的划痕了,这要是以后多用几次就不好说了。
Em。。。脖子不语,只是一味的叹气。
咱们再来讲讲内饰吧,钛 3 的内饰跟比亚迪其他车型共用的元素明显多了不少,像经典 15.6 英寸的中控屏、压缩机冰箱、豹系列的实体按键,或多或少在兄弟车型上见过。
但这些配置不影响 “方框” 的设计元素,钛 3 的出风口、扶手都是方的,连方向盘也做成了平底的,设计语言很统一。
空间的利用率也挺高。比如前电机用上更加紧凑的同轴电机,腾出空间做了一个能够放下 20 寸登机箱的超大电动前备箱;利用 SUV 的高坐姿,在前排座椅下方安排了足够的空间让后排乘客放脚;侧开的尾门、小书包也有网兜用来简易储物。
这么多的储物空间,加上 6kW 的外放电、501km(CLTC)的续航,这车拿来短途露营是够用了。
ok,到了最值得一说的驾驶体验。
咱们当天试驾的是四驱的版本,底盘比较紧致,两台电机的参数分别为前轴 110 kW 和后轴 200 kW,加起来 310 kW 的峰值功率能让钛 3 零百加速做到 4.9 秒。
但钛 3 的乐趣不是蹦直线,而是四驱车型标配的 iTAC 智能扭矩控制系统,能让普通人都享受到驾控乐趣。
这是个啥玩意呢?
iTAC 最早发布在 22 款海豹 EV 的四驱性能版上,但因为当时定价过高(接近 30 万)所以没打出名堂。后来比亚迪研发出更 nb 的易四方和易三方,iTAC 这双电机的构型也就被 “雪藏” 了。
但现在用在了钛 3 上,一下就香起来了。
iTAC 可以通过电机里的 “旋变传感器” 去毫秒级的监测电机的扭矩输出,监测精度比以前车轮旁的轮速传感器快了上百倍。
算得准反应自然就快了,配合算法,iTAC 可以预测车身未来的动态,通过智能分配前后电机的扭矩去救车。
比如一开始的漂移,打开漂移模式后,iTAC 会让后轮动力拉满,前轮降低扭矩输出,甚至给一个负扭矩(与前进方向反着来),这时 ESP 给内侧的轮子来点刹车,车子很轻松的就漂起来了。
一个抽象的手绘图
整个过程都是系统在操作,大大降低了漂移的门槛。
又比如咱们后面绕的桩桶,工程师跟我们说,钛 3 故意把车尾调校得不太安分,更愿意滑动,保留一点驾驶员操作的空间。
根据脖子哥我现场的体验,车身确实有滑动,但 iTAC 的救车介入比较无感,会让驾驶员觉得这是自己在操作,从而享受到驾驶的乐趣。
40km/h 的时速绕桩桶
而钛 3 用的前双球节麦弗逊后五连杆悬挂,配上偏硬的调校、云辇 C (阻尼控制系统),在上述极限工况下支撑仍然不错,车身动态确实比同级 SUV 更加优秀。
切换成 SUV 日常使用的舒适模式,也能明显感觉到悬架的阻尼变得更软,滤振更舒适。
不过尬就尬在,这场地试驾给我们安排的是不规则减速带,不知道预瞄系统的处理能力是不是有上限,过完第一个减速带之后悬挂又回到了较硬的感觉。
这。。脖子哥在现场又没法压压井盖飞飞坡啥的,就减速带这种工况来评价的话,这个预瞄的功能算不上实用,真要过减速带大伙不如直接底盘调软。这预瞄系统的钱我个人感觉可以省下来吃顿好的。
同样值得斟酌的还有顶配的无人机,这个比亚迪的灵鸢无人机虽然可以一键出片,但成本是压不下去了,而且顶配比 Ultra 版贵了 3 万,要不要买大家还得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
至于后驱版本以及钛 3 上天神之眼 C 的调校如何,这咱说不准,等上市之后脖子哥再给大伙体验体验。
看完这车差友们觉得怎样?起码现在各平台讨论度都不低,钛 3 应该是火了。
钛 3 这次能这么爆,脖子哥觉得是咱们一直以来对方程豹有点误解。
以前豹 5、豹 8 都是走轻度越野的路线,咱们对方程豹的印象也就固定在越野上。但实际上,方程豹应该分为 “方程” 和 “豹” ,豹走的是越野风,方程则负责造好玩的车,之前设计师艾格那台跑车其实就是 “方程” 下的产物。
这次的钛 3,就属于方程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