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巾纸上的V18发动机 从布加迪的崛起看皮耶希造车哲学
【智车派】在汽车工业的浩瀚星河中,有一些名字注定会被永久铭记。费迪南德·卡尔·皮耶希(Ferdinand Karl Pich)无疑就是其中最耀眼的那颗星。他不仅是大众汽车集团的掌舵者,更是技术信仰的布道者、完美主义的偏执狂。六年过去,他已离世,但他的影响力依旧深刻地烙印在整个汽车世界。
皮耶希1937年出生于维也纳,自幼便对机械世界充满热情。他在苏黎世攻读机械工程,踏入汽车工业的起点是家族企业——保时捷。在那里,他参与并主导了传奇赛车保时捷917的研发。这台车后来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大放异彩,也标志着皮耶希工程美学初步成型。
技术信仰者的崛起
在加入奥迪之后,皮耶希彻底展现了他对技术的狂热。他力推五缸发动机、TDI柴油技术以及quattro四驱系统,不仅重塑了奥迪品牌形象,更让它一跃成为德国豪华品牌的新势力。到了1993年,他正式出任大众汽车集团董事会主席,开启了自己对整个汽车帝国的统治。
但皮耶希的野心从不止于稳坐高位,他要用技术征服世界。
餐巾纸上的18缸发动机
1997年,一次从东京前往名古屋的新干线旅途中,皮耶希与当时的大众动力总成负责人卡尔-海因茨·诺伊曼进行了一场脑洞大开的技术对话。灵感突然袭来,皮耶希在一张餐巾纸的背面勾画出一台前所未有的18缸发动机。这不是玩笑,而是一项颠覆性的构想。
这台发动机后来逐步演化为布加迪标志性的W16引擎,是一切传奇的起点。
他设想中的新车必须满足三个“看似不可能”的条件:
马力过千(1001匹);
极速超过400公里/小时;
拥有豪华GT的舒适性,可以早上飙车、晚上接太太去歌剧院。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技术挑战,而是汽车工业对极限的重新定义。
当技术构想已具雏形,皮耶希开始寻找一个能承载这套疯狂计划的品牌。他曾考虑过宾利和劳斯莱斯,但命运的转折,源自于一个小小的模型玩具。
1997年复活节假期,皮耶希的儿子格雷戈尔在商店坚持要买一台布加迪Type 57 SC Atlantic的模型车。这个举动唤起了皮耶希对布加迪品牌的兴趣。他迅速意识到:布加迪,这个历史悠久、兼具奢华与性能的名字,正是为这台“超跑中的皇帝”而生。
1998年5月5日,大众正式收购布加迪品牌。随后,皮耶希找到老友、著名汽车设计师乔治亚罗(Giorgetto Giugiaro),要求他基于旧有设计开发一款概念车。就这样,第一台“VW-Bugatti”——EB 118于同年巴黎车展上亮相。
布加迪EB 118
接下来的几年,布加迪接连发布多款概念车:
1998年巴黎车展上展出的布加迪EB 118,采用双门轿跑设计,搭载18缸发动机,展示了皮耶希“性能 豪华”的基本调性。在1999年日内瓦车展上,其又带来了布加迪EB 218,该车定位四门豪华轿车,进一步扩展布加迪的可用性。
布加迪EB 218
在1999年法兰克福车展上,布加迪EB 18/3亮相,其也是第一款以“Chiron”命名的超级跑车,不过当时因商标问题调整了数字排列。同年的东京车展上,布加迪EB 18/4亮相,外形设计首次脱离乔治亚罗之手,由大众首席设计师哈特穆特·瓦库斯领导,捷克设计师约瑟夫·卡班完成造型设计。正是这台EB 18/4 ,最终成为后来量产的布加迪威龙(Veyron 16.4)的原型。
布加迪EB 18/3
威龙诞生
2000年,皮耶希正式宣布:布加迪将量产一款拥有1001匹马力、极速超过400 km/h的超级跑车。工业界震惊,媒体质疑,同行冷笑,但皮耶希并不在意。他说:“布加迪,只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
布加迪威龙
这不仅是对速度与性能的挑战,更是对造车体系、供应链、热管理、空气动力学等多个维度的重新构建。单是如何在高速状态下保证轮胎不爆裂,就是一项巨大的技术难题,但他最终做到了。
2005年,布加迪威龙16.4正式问世,车辆的参数绝对称得上顶级:16缸W形发动机、四个涡轮增压器、1001马力,1250牛·米、0-100 km/h加速仅需2.5秒,还有极速407 km/h的最高速度。
布加迪W16发动机
这是有史以来最强、最快、最极致的量产车。威龙不只是跑得快,它还可以在1200匹马力的状态下,轻松地以GT之姿穿梭都市,优雅地停在歌剧院门前,毫无失态。
这是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宣言”:我们不仅能做到别人不能做的,还能做得比任何人更好。
皮耶希的终极理想国
威龙的成功不仅拯救了布加迪品牌,也再次证明了皮耶希无所不能的工程哲学。他的极致理念也深深影响了大众集团此后十余年的产品策略,从帕萨特到途锐,从辉腾到奥迪RS系列,技术始终为王。
但最重要的是,他让人们看到了下面三条有关汽车的箴言:
汽车不是妥协产物,而是艺术与工程的结合体;
品牌不是口号堆砌,而是信念的具象表达;
造车不仅是商业行为,更是一场关于理想主义的豪赌。
正如他在信中所写:“布加迪,只能做别人做不到的。” 这既是要求,也是誓言,更是皮耶希送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份礼物。
皮耶希的传奇,从一张草图开始,从一台威龙落幕。他用一生证明了“极致”不仅是目标,更是信仰。今天,我们仍然在享受他所奠定的技术成果,在每一台顶级性能车中,在每一个发动机的轰鸣声里,仍然能听到皮耶希的低语:“往前推,再快一点,再强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