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请问“交趾”是什么意思?求本意,不是郡名,貌似和南蛮的脚趾有关(雕题交趾是什么意思)

请问“交趾”是什么意思?求本意,不是郡名,貌似和南蛮的脚趾有关(雕题交趾是什么意思)

请问“交趾”是什么意思?求本意,不是郡名,貌似和南蛮的脚趾有关

交趾”一词,最早出自《墨子·节用》里的那段记载,其文曰:“古者尧治天下,南抚交趾,北降幽都,东西之日所出入,莫不宾服

上古时代,在今天湘、粤交界处一带的人们因为有“卧时头向外、足在内而相交”的习惯,因此才称之为交趾。

说明他们床一般都是靠墙而放,睡觉的时候面朝外,小腿弯曲到身后(在内,应该靠墙那一面),然后脚相交。

北方叫朔,南方叫什么

南方叫:南交。

1、读音:[ nán jiāo ]

2、释义:古地区名,泛指五岭以南。因地处南方,故称。

3、引证:孙星衍 疏引《墨子·节用篇》:“昔者尧治天下,南抚交趾,北降幽都 。”

白话释义:孙星衍 疏引《墨子·节用篇》:“当初尧治理天下的时候,向南治理到交趾,向北,降服了幽都。”

4、例句:太平洋保险学院座落于上海西南交通发达的惠南新城。

朔是北方,南交是南方,嵎夷、晹谷是东方,西日、昧谷是西方。

古代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分别是:嵎夷,南交、昧谷、朔方,也就是驻扎在四个地方。

出自《尚书·尧典》,尧命羲和四子(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赴东、南、西、北四方,各司春、夏、秋、冬四时,钦顺昊天,敬守民时。

刘子是什么意思

刘子,亦名刘昼,字孔昭,渤海阜城人,北齐时期思想家。

刘子,名词,指一种果树,也叫“刘子”。《尔雅·释木》说:“刘,刘木弋。”郭璞注解说:“刘子,生山中,实如梨。酢甜核坚,出交趾。”

刘昼

原文:

    赏者,所以辨情也;评者,所以绳理也。赏而不正,则情乱于实;评而不均,则理失其真。赏而不正,在乎信耳而弃目;评而不均,由于贵古而贱今。古今虽殊,其迹实同;耳目诚异,其识则齐。识齐而赏异,不可以称正;迹同而评殊,未得以言平。平正俱翻,则情理并乱也。 

    昔鲁哀公遥慕稷、契之贤,而不觉孔丘之圣;齐景公高仰管仲之谋,而不知晏婴之智;张伯松远羡仲舒之博,近遗扬子云之美。夫子之圣,非不光于稷、契;晏婴之贤,非有减于管仲;扬子云之才,非为劣于董仲舒,然而弗贵者,岂非重古而轻今,珍远而鄙近,贵耳而贱目,崇名而毁实邪? 

    观俗之论,非苟欲以贵彼而贱此,饰名而挫实,由于美恶混糅,真伪难分,弃法以度物情,信心而定是非也。今以心察锱铢之重,则莫之能识;悬之权衡,则毫厘之重辨矣。是以圣人知是非难明,轻重难定,遂制为法则,揆量物情。故权衡诚悬,不可欺以轻重;绳墨诚陈,不可诬以曲直;规矩诚设,不可罔以方圆。故摹法以测物,则真伪易辨矣;信心而度理,则是非难明矣。 

    越人臛蛇以飨秦客,秦客甘之以为鲤也,既觉而知其是蛇,攫喉而呕之,此为未知味也。赵人有曲者,托以伯牙之声,世人竞习之,后闻其非,乃束指而罢,此为未知音也。宋人得燕石以为美玉,铜匣而藏之,后知是石,因捧匣而弃之,此为未识玉也。郢人为赋,托以屈子,举世而诵之,后知其非,皆缄口而捐之,此为未知文也。故以蛇为鲤者,唯易牙不失其味;以赵曲为雅声者,唯钟期不混其音;以燕石为美玉者,唯猗顿不谬其真;以郢赋为丽藻者,唯相如不滥其赏。 

    今述理者贻之知音,君子聪达亮于闻前,明鉴出于意表。不以名实眩惑,不为古今易情,采其制意之本,略其文外之华,不没纤芥之善,不掩萤烛之光,可谓千载一遇也。 

(取材于北齐·刘昼《刘子》)

刘子,亦名刘昼,字孔昭,渤海阜城人,北齐时期思想家。

刘子,其生平事迹不可详知。据《北史》《北齐书》本传记载,刘昼生活的年代,正是南北分裂,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异常尖锐时期,北朝为异族统治,其所撰《刘子》一书,针对当时社会时弊,提出了自己治国安民的政治主张及为国建功立业,施展个人才能的抱负。《抱经堂文集》卷二2《刘子·跋》日:“其书首言‘清神’‘防憨’‘去情’‘韬光’。

南交是南方是什么意思

指交趾。古地区名,泛指五岭以南。因地处南方,故称。《书.尧典》:"申命羲叔,宅南交。"蔡沈传:"南交﹐南方交趾之地。"孙星衍疏引《墨子.节用篇》:"昔者尧治天下,南抚交趾,北降幽都。"一说谓太阳由北向南转移之处。见《书.尧典》:"宅南交"孔传。

以上全部就是关于交趾是什么意思的详细介绍,如果对你有所帮助或希望获取更多交趾是什么意思的资讯内容,欢迎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