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击水 奋楫者进 机构热议下半年科技成长投资策略
从当下市场的格局来看,政策利好加码、市场资金流入、结构性机会轮动,三种趋势交汇成一个向上的形态,继续指向科技成长方向。创新药、AI、高端制造仍是机构投资者的心头好。后市来看,随着板块分化加大,业绩基本面将成为更重要的锚。如何更好地应对波动、押中牛股并保住胜利果实,考验着专业投资人的能力与水平
2025年已走过半程。上半年小有收获的机构投资者,正在为下半年积极布局。
从当下市场的格局来看,政策利好加码、市场资金流入、结构性机会轮动,三种趋势交汇成一个向上的形态,继续指向科技成长方向。创新药、AI、高端制造仍是机构投资者的心头好。后市来看,随着板块分化加大,业绩基本面将成为更重要的锚。如何更好地应对波动、押中牛股并保住胜利果实,考验着专业投资人的能力与水平。
上半年成长板块轮动
后续将步入正反馈阶段
“低利率环境下,权益资产是更好的配置选择,成长股则是其中的弹性所在。”某上半年业绩领先的FOF基金经理认为。
押注成长的权益类基金上半年收获颇丰。Choice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今年以来超过八成的主动型权益类基金获得正收益,主动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回报为7.68%和7.67%,以创新药和“专精特新”为代表的医药和北交所主题基金业绩排名居前。
不仅如此,随着市场回暖,风险偏好逐渐提升,主动权益基金发行市场向好,并进一步围绕成长方向展开。
以近期市场热发的首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为例,26只产品合计募资226.8亿元,平均单只产品发行规模达到9.45亿元,明显好于今年以来以及去年新发基金平均水平。首批产品募集完毕,第二批产品已经上报。首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中有5只将“成长”写入基金的名字中,其业绩基准和投资方向更偏向成长。第二批上报的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更加聚焦成长主题,11只产品中有2只是医药创新主题基金,1只是高端制造主题基金。
“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成长股大概率会跑赢,当前市场结构性高估与低估并存,正是逐步建仓的好时机。”某受访基金经理说。
结构性行情的演绎源于市场的深刻变化。招商证券研报认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总需求增速结束了持续3年的低迷状态,进入了金融增速稳定、波动率降低的新阶段。随着增量资金的不断入市,下半年市场有望形成正反馈机制,推动A股进入“浮盈—加仓—资金驱动进一步上涨”的第二阶段行情。在这种趋势下,市场空间大、低渗透率的方向包括AI硬件及应用、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半导体国产化、可控核聚变、新消费等,是提升组合弹性的较好配置选项。
政策大力呵护
各路资金流入
如果说投资如水上行舟,那么政策的“风”和流动性的“水”则是决定航船能否到达目的地的关键。
从政策层面来看,近年来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支持力度不断加码。2024年6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即“科创板八条”),为金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铺就了一条快捷通道。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证监会将加力推出进一步深化科创板改革的“1 6”政策措施,还将强化股债联动服务科技创新优势,推出科创债ETF,积极发展可交换债、可转债等股债结合产品。
政策支持下,短中长期多路资金陆续涌向科技成长方向。仅以科创板为例,截至7月6日,今年以来有59只科创板ETF上市,沪市科创板ETF总数已近90只,约为“科创板八条”发布前的3倍;产品总规模超过2500亿元,较“科创板八条”发布前增长近60%。7月2日,华夏、南方、易方达等10家基金公司上报的首批科创债ETF获得证监会批文,7月7日多只产品已启动发行。
不仅如此,长钱代表保险资金近期对权益类资产特别是成长股流露出浓厚的兴趣。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首席投资官段国圣近期发文称,利率环境变化是当前保险资金运用面临的首要挑战,低利率环境下必须重视权益类资产的配置价值。在具体投资方向上:一是以人工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科技成长板块;二是盈利稳定、估值合理、质地优良的传统产业;三是制造业和消费品牌“出海”带来的投资机遇;四是具备要素禀赋优势和成长潜力的细分行业,例如创新药等。
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黄勇近期也表示,展望未来,中国平安将继续加大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力度,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和价值型品种等领域的投资力度。
创新药充当先锋
下半年分化难免
今年以来,成长股的进击在创新药领域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什么是创新药?下半年创新药能否继续有良好表现?
兴证全球基金基金经理助理隋毅认为,今年以来创新药行业的上涨更多是因为过去几年估值受到比较极致的压缩。与前几年医药股牛市不同,这一轮反弹更多遵循基本面的逻辑。目前,仍有很多质地比较好的创新药公司的估值处于合理甚至偏低估的状态。
展望未来,多位受访基金经理认可创新药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同时也强调须警惕局部泡沫,对个股的精准筛选将是实现盈利的关键。
银河基金股票投资部基金经理方伟认为,从估值的角度来看,A股申万生物医药指数动态市盈率仍处于近10年不到50%的分位点,但后市需提防回调风险。兴证全球合熙基金经理陈聪认为,当前创新药股价仅反映基本面价值的五成左右,而产业实际进展已达八成。中国创新药企的全球竞争力被相对低估,长期来看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创新药ETF天弘基金经理贺雨轩认为,当前机构对创新药的分歧缘于两个方面:一是难以再现此前单边上涨行情,二是A股与港股表现有别,年初至今港股创新药涨幅超50%,而A股创新药涨幅仅25%。横向对比欧美同业,A股医药估值仍折价50%,未来修复空间较大。
科技股各有所长
软硬件领域或渐次表现
展望下半年,机构对以AI为代表的TMT方向几乎一致看好。
兴证策略张启尧团队研报分析认为,6月以来,AI板块内部出现分化,分化背后的核心因素是业绩。临近中期报告披露期,科技板块开始为业绩确定性定价。筛选二季度以来AI板块中业绩迎来上修的细分方向,主要包括上游算力硬件、中游软件服务和下游端侧应用,其中包括数字营销、出版、人形机器人、无人机等细分方向。
就细分方向而言,博时基金行业研究部总经理助理兼基金经理黄继晨更看好硬件领域。他认为,科创成长方向标的的定价驱动力主要来自对未来成长性的展望。据此框架,下半年科创成长领域的潜在机会可能集中于新一代人工智能拉动的算力硬件产业链、新兴科技硬件等方向。
嘉实基金大科技研究总监王贵重认为,当前AI行业还处于从硬件创新向软件应用过渡的阶段,整体发展浪潮还处于早中期阶段。他认为,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等领域的硬件创新已经取得突破,硬件创新的兑现速度较快,而软件和商业模式的创新需要更长时间,也将是未来的投资主线。目前重点看好AI细分的“芯云端”三大方向,即芯片、公有云、终端应用等,包括围绕自主可控的半导体高端突破、围绕云端的国产算力、围绕终端的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物联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