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  > 久等的消费恢复到什么程度了?

久等的消费恢复到什么程度了?

  这个国庆长假,各位客官去哪里游玩了?小编跟周围朋友们聊起来,发现有周边游的、有踏出国门的、也有宅家休养生息的,但无论目的地是哪儿,旅行肯定避不开“消费”。

  沪上周边游:踏着亚运热潮在杭州和周边城市5天,人均花费一万元,甚至就连普通快捷酒店一间房就要7、800元一晚上。同时,出行火爆,高铁要多买几站或者是购买站票才能抢到。

  出境游:日韩、欧洲、埃及、新马泰,疫情之后第一个国庆长假到处都有国人“买买买”的身影。考虑到酒店和机票,人均2万出头的支出也不宽裕。

  除此以外,亚运热潮下射箭、马术、攀岩等小众运动陆续“出圈”,特种兵式出游还延伸出了进货式旅游,各种亲子研学、音乐节、马面裙旅拍等主题玩法也纷纷升级……

  如果说,长假是一张消费券的话,那么今年国庆长假的消费活力成色几何?久等的消费恢复到什么程度?

  北上广成TOP热门城市,“我走过你来时的路”

  8.26亿人次、7534.3亿元。文旅部的数据显示,中秋、国庆的国内出游人次和旅游收入较2019年同期增长分别为4.1%和1.5%。

  就境内游而言,携程数据显示,长假期间国内游订单同比增长近2倍,而TOP5的热门城市有北京、上海、成都、广州、重庆,周边游热门目的地TOP5是广州、南京、杭州、上海和北京。

  北上广依然是热门城市小骄傲,也怪不得长城上3分钟走两步,游客直呼一点也不累,警察建议大家错峰出游。上海外滩被堵的水泄不通,南京东路地铁口关闭,打车排队可能到半夜。长假来临,大家可能都想跳脱出自己城市的节奏,换个地方放空自己,主打一个:我来到你的城市,走过你来时的路。

  充电桩前“车山车海”,你还买新能源车吗?

  充电站的“一桩难求”也冲上假期热搜。不少高速服务区的充电站需要排队等待,而主要原因,还是车多桩少。根据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的数据,长假前四天,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新能源汽车充电量达到1904万千瓦时,而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高速公路沿线可用充电位共2.9万多个。根据有关规定,高速公路上每个服务区建设的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的车位,应该不低于小型客车停车位的10%,距离相关规划或仍有差距。

  经历了假期高速充电难的新能源车车主,纷纷表示“里程焦虑”,没有电了充电还要排队耽误出行计划,出行心情大打折扣,这时候油车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看来有辆油车还是有必要的。为了缓解这种焦虑情绪,扩充充电桩、借助AI规划形成等手段也都在实施中,相信以后高速上充电难的问题会得到妥善的解决。那么你呢,会有里程焦虑吗?还会买新能车吗?

  高速公路意外冷清?出行半径扩大了

  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假期期间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运输人数累计4.58亿人次,是2020年以来最高,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6.3%。

  其中,铁路日均发送旅客量达到1680万人次、民航日均发送旅客量213.5万人次,分别较2019年同期增长22%和13%,尤其是铁路,假期期间累计发送旅客超1.6亿人次。

  但是公路日均发送旅客量其实占比最多,达到3579万人次,但是和2019年同期日均6857万人次相比还是下降了48%。或许正因如此,才造成了高速没人的“错觉”。

  高速人少的原因,小编觉得跟假期时间长带动了大家出游半径扩大也有关系。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国内游客出游半径189.5公里,相较五一假期出行半径进一步扩大。试想要是3小时的长途还可以考虑开车,但如果是更长时间的出行开车也是很累的,于是不如选择更加便捷的高铁、飞机出行,减少路程时间、增加游玩时间。

  不只是人多,人均消费比五一更多

  根据文旅部的数据,今年“双节”人均消费金额为912元,相比今年五一假期增长了68.8%,增长幅度十分可观。同时,根据可比口径计算的人均旅游消费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9.7%,虽说人均每日消费114元相比2019年同期还是略低,但也已经恢复到2019年同期95.7%。相比前三年,人均消费和人均每日消费都有大幅提高。

  数据来源:文旅部,截至2023-10-08。

  同时,国家税务总局利用增值税发票数据,对中秋国庆假期全国相关行业销售收入情况进行了分析,数据显示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3%,其中旅行相关的酒店、住宿和餐饮成为了主要动能。(数据来源:文旅部,截至2023-10-08)

  参考历年国庆后的市场表现,大盘价值风格或许值得长期关注,其中消费板块也许会有所表现。根据双节期间的消费复苏盛况,小编的信心又增加了不只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