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  > 谁动了A股的“开门红”?四季度还会有拐点吗?

谁动了A股的“开门红”?四季度还会有拐点吗?

  国庆长假结束前两个交易日,期盼中的开门红不仅没能实现,A股还跌破了3100点,给不少投资者泼了盆冷水。节前,大家交易情绪都有点萎靡,不少人把希望寄托在了节后,想着节后应该情绪能好点,上涨概率从历史经验来看也是比较大的。但是,美好的希望还是暂时落空了。

  说好的开门红呢,到哪里去了?

  其实,长假期间,还是发生了不少事情,对A股造成了一定的扰动,我们觉得还是有必要和大家捋一捋。

  首当其冲的,就是美债收益率的飙升。下图为截至10月8日的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变动:

图片来源:中信证券《周一见》,数据截至2023年10月8日

  美债收益率的飙升,背后其实是美国强劲的非农就业数据。长假期间美国劳工部公布的9月新增非农就业人口高达33.6万,增幅几乎是此前市场预期的两倍。大家觉得,就业数据这么好,美国经济怕不是过热了,那么美联储恐怕就要继续加息来抑制过热的经济了。

  于是乎,十年期美债收益率火速上冲,再次刷新2007年以来的新高。全球风险资产也受到暴击,海外股指基本是跌多涨少,黄金原油等大宗商品也全线下挫。

  这可以说是影响A股情绪最大的一个因素。毕竟作为“全球资产定价的锚”,美债收益率的飙升对全球风险资产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这也导致了A股节后开盘,就面临一个不小的压力。

  不过,这个压力也不是说就没办法扭转了,现在大家的关注焦点都在本周四美国要公布的最新通胀数据上,如果数据表现平稳,那么加息预期还是会熄火不少的。

  另一边国内的情况也没有给到大家很大的信心,特别是大家非常关注的国内房地产数据,虽然国庆期间因为基数效应大幅反弹,但是9月整体新房销售数据仍然不够好,没有到达大家预期中“金九银十”的水平。

  对于这一点,我们想说,我们还是要积极地去看到,事情正在起变化。政策持续发力,动能在累积,最后的结果出现肯定还是需要一层层的传导和时间的发酵,大家还是可以再耐心一些。

  一边是海外市场对A股造成的扰动和压力,一边是自身房地产数据的“平平无奇”,大家似乎感觉市场又陷入了僵局,反应到市场走势上,就出现了现在的结果。

  不过,即使被悲观情绪传染,我们也不能忽视身边的暖意:

  比如说,假期的第二天,国家统计局就发布了9月PMI数据,50.2%,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

制造业PMI指数(经季节调整)

图片来源:中国统计局,截至2023/09

  制造业PMI时隔半年回升至50的荣枯线以上,重返扩张区间。这也意味着,工业产需或许已阶段性见底。

  再比如,根据文旅部数据中心最新的统计,十一长假期间,大家都在“消费”: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1.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29.5%,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5%。

  大家的情绪,和对市场的信心,一直在被经济复苏的“预期差”挑战。而这些好转的迹象,都是矫正我们过于偏离的情绪的重要推手。

  当我们在做投资决策时,不应该只关注已经发生的事件,或者新闻媒体报道的观点,可能所有我们已知的信息,已经反映在过去的市场价格中了,而恰恰是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信息,在市场价格的未来变化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一味放大已经看到的“坏消息”,而不去看那些隐藏的“好消息”,对我们的心态以至于交易决策,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那么,四季度还会有拐点吗?

  不妨参考一下各家券商研究所的意见。

  招商证券:A股迎来基本面、流动性、政策面的上行拐点

  在经历了二季度至三季度的调整后,A股迎来基本面、流动性、政策面的上行拐点。外部流动性的压力逐渐释放,四季度外资有望重回流入趋势。A股在四季度有望迎来重大转机,演绎N型的最后一笔上行走势。

  看好方向风格层面,四季度大盘成长占优的逻辑更强,行业层面,从景气回升,产业趋势和外资偏好来看,电子、计算机、家电、汽车、医药等行业值得重点关注。

  银河证券A股大盘上涨概率加大

  7月经济、金融数据低于预期,而8月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CPIPPI数据均如期改善,宏观基本面向好决定了四季度A股震荡上行的走势。房地产行业数据变化将成为A股市场上行的关键因素。展望四季度,利空渐少、利好渐多,A股大盘上涨概率加大。

  看好方向:消费板块的整体估值水平处于偏低的水平,四季度消费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部分消费行业业绩有望持续改善;短期内受益于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带动的上游能源板块,石油石化、煤炭等行业;中长期配置价值高的TMT和国产科技替代板块,建议关注。

  浙商证券经济改善驱动市场迎来上涨窗口

  展望四季度,综合PPI走势、稳增长政策、库存周期运行时间,结合2022年四季度的低基数效应,2023年四季度经济改善有望进一步显性化,这也是大势研判的核心变量,继而驱动市场迎来上涨窗口。

  看好方向:综合边际催化,TMT是四季度重要主线。以办公软件、游戏为代表的AI低算力应用、华为产业链、以算力和运营商为代表的AI基础设置建设、半导体等领域值得重视。

  对传统行业而言,补库存驱动的景气改善是行业配置的重要线索,家用电器、轻工制造、医药生物、美容护理、电子、计算机等值得关注。

  海通证券积极因素正累积,市场或重回升势

  稳增长政策落地推动经济修复,活跃资本市场措施改善市场环境,四季度市场有望迎来转机。当前基本面积极因素正在累积,资金流入也迎来边际改善。海内外多重积极因素正在酝酿,或催化年内第二波行情展开。

  看好方向:6月下旬来传统行业优于科技的再平衡短期可能延续,消费医药、地产、券商等行业基本面将受益。中期而言,市场主线或将重回科技成长,可重视数字基建、硬科技制造、AI应用等领域。

  兴业证券四季度基本面有望继续修复

  中国经济压力最大的时候已经过去,四季度基本面有望继续修复。市场或出现两大积极变化,进而带来四季度风险偏好修复:首先,从库存周期的角度来看,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被动去库阶段。明年,市场将进入补库存阶段,有望增强经济向上的动能。其次,明年美联储大概率将进入宽松周期,全球流动性迎来由紧转松的拐点。

  看好方向:一是高景气行业占比已在逐步提升,关注半导体、计算机、出行链、汽车、家电、工业金属等细分方向;二是经济仍处于弱复苏、外围扰动尚存,建议仍以中长期确定性应对短期不确定性,布局红利低波类资产,重点关注石油石化、运营商、保险、电力和交运。

  整体来看,各家机构普遍认为,A股大势运行和经济基本面相关,而四季度经济改善有望驱动A股的行情。从细分方向来看,各家机构意见虽有分歧,但普遍对TMT、电子等科技成长方向较为看好。

  目前国内基本面已经出现了多重修复信号,近期公布的PMI与工业企业盈利数据均有明显改善,对市场底部形成支撑,后续A股市场下行风险还是可控的。

  而在配置上,即便当前市场处于底部区域,仍需注重攻守兼备,可以采取“成长 顺周期”两头杠铃配置。其中科技成长方向,经过三季度的持续消化,TMT等部分方向当前性价比与微观交易结构有明显改善,可以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