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世行调查报告折射中国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世行调查报告折射中国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近期,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在涉及营商环境的59项测评点中,中国有12项达到全球最优水平。分析人士认为,这一调查结果折射中国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2023年5月,世界银行发布了营商环境新评估体系《营商环境成熟度报告》方法论手册,明确分企业调查和专家调查两种方式采集数据,首次将企业感受度纳入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中,在整个营商环境评估中分值占比约为27%。

  日前,世界银行发布了中国企业调查结果。综合目前已公布的103个经济体表现看,中国的企业调查表现总体较好,8个领域中解决商业纠纷、纳税、获取金融服务、市政公用服务、获取经营场所和国际贸易等6个领域的调查数据全部优于中位数;时间效率和成本方面的调查数据普遍优于中位数。

  在企业调查涉及营商环境的59项测评点中,中国在电子支付、获得电力、技能培训等领域里的12项达到全球最优水平;在建筑许可、供水、互联网连接、创新等指标领域达到全球先进水平。

  “世界银行企业调查的项目,主要关注企业办理相关事项的效率,包括时间、成本、便利度、电子化水平以及相关的主观感受等维度。”普华永道中国综合商务咨询合伙人陈琳说,普华永道是本次中国企业调查项目的执行方,按照世界银行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2024年1月至2025年2月期间,对2189家中国企业的所有者或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

  陈琳说,从时间效率来看,中国企业普遍优于第一批经济体的中位数,有的数据达到或接近第一批经济体的最优值。

  比如,中国企业获得增值税退税的时间为1周,获得电力连接及电子收款到账用时则分别接近第一批经济体的最优值。在国际贸易方面,中国企业出口货物清关的平均天数为3天,进口货物清关的平均天数为10天;低于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经济体的9天和11天,以及中高收入经济体的6天和11天。

  “中国目前的成绩非常不错,这批数据将成为今年9月中国营商环境评价的重要参考,后续还要结合专家调查进行整体评估。”陈琳说。

  在这2189家企业中,单独分析58家上海企业的调查数据,可以发现,绝大多数测评点优于全国及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约有22项测评点达到全球最优水平。


这是2025年1月14日拍摄的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城街景。 新华社记者 桑彤 摄

  比如,在解决商业纠纷方面,上海市商事调解可替代性得分为100;国际贸易方面,企业对海关和贸易法规的感受度得分为99.13;市场公平竞争方面,企业更换互联网提供商的感受度得分为96.2。三项均为全球最优水平,彰显了上海营商环境愈发成熟的法治化特征。

  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中国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院院长罗培新表示,上海特别注重通过制度规则的方式引领和推进改革,通过制度规则固化改革成果。例如,更换互联网提供商方面,《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2024年修订时新增了“保障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平等接入的权利和企业用户自主选择通信网络业务的权利”的提法,进一步保障了企业在自主选择互联网提供商的合法权益。

  “上海的制度改革经验,也是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罗培新说,作为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唯一的专家调查城市,上海所推行的制度改革及其获得世界银行认可的程度,将为全国提供有效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