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解码沪农商行2024年报:经营业绩稳中提质 红利投资价值持续彰显

解码沪农商行2024年报:经营业绩稳中提质 红利投资价值持续彰显

  对于一家商业银行而言,如何以稳健经营穿越周期波动,是实现发展行稳致远的“必答题”。近日,上海农商银行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该行规模实力稳步增长,经营业绩稳中提质,风险抵补能力保持充足,多项指标彰显发展韧性,向市场交出了一份出色答卷。

  正如上海农商银行董事长徐力所言,扎实的客群、优越的区位、老农信的文化底蕴、强有力的股东实力和坚定的战略定力构成了上海农商银行稳健发展、穿越周期、抵抗不确定性的“底盘”。上海农商银行在披露2024年年报同时,同步发布《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估值提升计划》(以下简称《估值提升计划》,坚持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切实提高投资者回报,推动公司价值与市场估值的稳步提升。

  现金分红大幅提升凸显红利投资价值

  2024年以来,A股银行板块表现强势。在此背景下,上海农商银行2024年股价表现更是亮眼。2024年,该行股价全年涨幅63%,排名A股银行板块第二位,市值空间大幅抬升近五成,日益凸显其红利投资价值。

  “市值管理最终还是反映在股东回报上,上海农商银行有意愿、有能力、更有底气来维持较高的分红水平。”徐力在该行此前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自2021年上市以来,上海农商银行将维护股价稳定、提升市值表现与分红可预期性作为重要管理目标,每年现金分红比例始终保持在当年归母净利润的30%以上,2022年、2023年现金分红率分别为30.06%、30.10%,保持稳步增长,累计派发普通股现金股利165.20亿元(含2024年度分红,为IPO募集资金总额的1.92倍。

  随着财报披露,上海农商银行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亦浮出水面,2024该行年度分红率大幅提升。披露数据显示,该行将对普通股每10股分配现金红利1.93元(含税,共计18.61亿元(含税,加之2024年中期已派发现金红利23.05亿元(含税,2024年该行累计派发现金红利高达41.66亿元(含税,股息率约5%,2024年度分红率提升至33.91%,较2023年度分红率提升3.81个百分点。雄厚资本实力在增强该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同时,也成为该行提升分红率的“底气”所在。2024年末,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4.73%,较2023年度大幅提升141bp。在最新公告的《估值提升计划》中,该行明确提出“公司将明确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合意水平,以此作为分红政策制定的风向标,并将分红比例的稳中有升作为分红规划的重要目标”。

  业绩稳进提质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一家银行利润的稳定增长,才是向投资人提供长期稳定可靠投资回报的根基。” 上海农商银行董事会秘书兼首席财务官姚晓岗在该行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持续高分红的背后,是上海农商银行稳健的基本面表现和雄厚的资本实力。长期稳健的业绩是一家银行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的保障。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上海农商银行保持战略定力,实现了经营业绩的稳健增长和质量提升,为价值创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规模指标上,2024年上海农商银行资产负债规模持续扩容,存贷款稳步增长,为业务扩张打下坚实基础。截至2024年末,该行资产总额达14878.0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87%;其中,贷款和垫款总额为7552.1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15%。负债总额为13598.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58%;其中,吸收存款本金为10721.4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48%。2024年,该行聚焦主责主业,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截至2024年末,该行对公贷款余额4896.89亿元,同比增长8.33% 其中,制造业贷款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分别较年初增长4.10%和7.64% 。

  效益指标上,2024年,上海农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66.41亿元,同比增长0.86%,非利息净收入占比24.53%,较上年上升2.90个百分点,营收结构逐步优化;归母净利润122.88亿元,同比增长1.2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35%。

  “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和文化基因这三个方面的稳健,是上海农商银行稳健发展的内核,是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和最大底气。”徐力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如果说规模和效益指标体现着上海农商银行业绩之“进”,那资产质量指标,则折射出上海农商银行业绩之“稳”。2024年末,上海农商银行集团不良贷款率0.97%,自上市以来始终保持在1%以内。拨备覆盖率352.35%,继续处于高位,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继续保持充足的风险抵补能力,为长期稳健经营筑牢安全垫。

  五大金融服务体系塑造差异化增长极

  此前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以“五篇大文章”为指引,上海农商银行聚焦主责主业,从自身资源禀赋和业务特点出发,提出构建“以财富管理为引擎的零售金融服务体系、以交易银行为引擎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以三农金融为本色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以科创金融为特色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以绿色金融为底色的可持续发展金融服务体系”。五大金融服务体系同金融“五篇大文章”高度契合,力求以差异化特色打破同质化竞争,逐步培育出新的业务增长极,通过在细分赛道、垂直领域日渐凸显的客户价值创造能力,构筑可持续发展的“护城河”。

  加快布局养老金融,加速推进零售转型步伐。在当前利差收窄背景下,银行业的商业模式和竞争格局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当前零售业务策略已与过去“跑马圈地”追求规模扩张不同,如今零售转型的核心就是要在产品体系、客户服务、生态场景等方面持续发力,回归客户最本质的需求。近年来,上海农商银行明确将零售金融作为战略“主战场”,深耕目标人群,推动零售业务稳进提质。通过持续推进客户分层经营策略,细分客户画像,探索构建零售客户“线上直营 线下专营”服务体系,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截至2024年末,该行零售金融资产(AUM余额7953.18亿元,增幅6.63%;个人贷款余额(不含信用卡1934.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5%。

  此外作为零售转型重要一环,上海农商银行紧抓银发经济浪潮,加速布局养老金融服务。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关乎民生福祉。上海农商银行持续丰富养老金融供给,优化老年人服务体系。当前,该行深化打造“金融 非金融”“网点 社区”“线上 线下”的养老金融综合服务品牌,推出“心家园”公益服务,打造千家公益服务站,百余个老年大学教学点。

  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优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科技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是建立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应有之义。科技金融服务提质增效,关键是要以体系化专业化服务,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需求。该行持续完善科技金融专营机构体系,初步形成“1 1 12 N”专业化、专职化、特色化专营组织架构。此外,该行持续提升科技金融专业服务能力,纵深推进“鑫动能”客户培育计划,发力科技特色信贷产品,大力推动孵化器及投资机构渠道建设,不断引导金融资源涌向原创性科技金融领域。截至2024年末,上海农商银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1149.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29%。

  擦亮可持续发展底色,稳步推进绿色金融服务。绿色金融在应对生态环境挑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以及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该行持续围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服务、绿色理财、绿色租赁五大业务方向,提供绿色金融服务,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供给。截至2024年末,上海农商银行绿色信贷余额、绿色债券投资余额、理财投资绿色债券余额分别为843.35亿元、152.12亿元、23.34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大幅增长37.28%、31.71%、9.09%。

  发力综合金融服务,赋能实体经济做强做优。相较于传统金融服务,综合金融服务最大的优势是通过服务资源的整合或协同,一站式满足服务对象多元化的需求,降低服务对象获取多类别金融服务的成本。上海农商银行持续贯彻“投商行一体化”发展理念,为实体经济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以多元化的服务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需求。截至2024年末,该行债券承销金额达394.12亿元。通过聚焦普惠金融与科技金融两类客群,该行全力构建涵盖保险信托、券商、租赁、基金等各类非银机构的撮合生态体系。

  持续深耕三农小微,推动普惠金融扩面提质。发展普惠金融,让社会不同群体都平等享受基础金融服务,是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重要体现。上海农商银行围绕乡村振兴领域,持续打造以“三农”金融为本色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确保金融“活水”流向发展“薄弱处”。截至2024年末,该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866.08亿元,同比增长11.14%,服务客户数达5.20万户,同比增长3.53%,客群触达覆盖面持续扩大;涉农贷款余额、普惠涉农贷款余额分别提升至677.87亿元、152.02亿元,服务覆盖面进一步向乡村下沉,惠及更多农业经营主体。

  当下,银行业竞争加剧,行业迎来分化加剧的新周期。如果说财务报告是一家银行短期业绩的呈现,那其发展战略或许可一窥其长期潜力。2025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相信通过坚持三大核心战略,深化五大金融服务体系,上海农商银行将形成具备自身特色的差异化增长极,持续为股东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