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的才是最好的
更新时间:2024-09-26 16:22:46 •阅读 0
宁夏中卫市被誉为“沙漠水城”,多年来持续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途径,取得了突出成就,关键因素就是坚持因地制宜,做到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改善生态是这样,发展经济也是这样。只有量体裁衣,找准最合适的路径,新质生产力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面对沙漠城市的转型发展难题,中卫市的探索是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缩影。
因地制宜,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精准发力,不能“放到筐里就是菜”。发展新质生产力,基础是培育产业,需要相应的资源禀赋、产业配套、资源环境容量等条件。匹配度高,则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甚至可能反受其害。培育产业重在扬长避短、扬长补短,走特色化、差异化的产业发展路子,做到看单下菜、明明白白。可通过经济调查、系统摸排,全面把握自身的长处与短板,运用清单制管理等方式明确适宜的领域,结合自身优势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因地制宜,需要内部筑巢、外部引凤,“喜新”不“厌旧”。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而言,可以通过招商引资、东西部协作等方式,实现后来居上,但关键还是要打牢自身基础,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忽视本地企业、传统产业,要下实实在在的功夫纾困解难。既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又要善于开路搭桥,更多使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因地制宜,需要只争朝夕,但不是朝夕之功。慢工出细活,培育产业不怕慢,就怕站,更怕决策拍脑袋、政策翻烧饼。需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明确方向、持之以恒,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同时聚焦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让经营主体多起来、大起来、强起来,帮助解决好融资、用工等方面的困难问题,不断向价值链上游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