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全国首批,双双入选:中海领潮低碳转型

全国首批,双双入选:中海领潮低碳转型


  9月22日,正值我国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四周年之际,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2024第一批零碳建筑项目发布会暨零碳建筑技术论坛”,正式发布了我国第一批零碳建筑项目。凭借在践行“双碳”战略中的领先实践,深圳中国海外大厦和北京中海金融中心双双入选首批零碳建筑项目,标志着中海研发、建设的零碳建筑得到建筑行业正式认可,中海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取得新突破。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是经国务院同意、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国家一级协会,业务主管部门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国海外大厦:开启中海零碳写字楼新纪元

  中国海外大厦是中国海外发展驻深新总部,坐落于深圳市南山区后海片区,建筑高度为100m,建筑面积约6.12万平米。中海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率先以实际行动引领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在2020年12月正式启动中国海外大厦项目,积极探索大型商业办公建筑零碳技术路径,打造全国首个5A级高层写字楼零碳建筑总部示范工程,项目 2024年2月已正式投入使用。

  项目受到各级主管部门和行业的高度关注和认可,获得202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零碳建筑科技示范工程”、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近零能耗建筑”设计认证、深圳市绿色建筑创新项目一等奖、广东省住建厅和深圳市住建局“近零能耗建筑试点项目”等。


  中国海外大厦,克服地处夏热冬暖地区气候不利条件和高端写字楼服务等级高、用能需求大等难点,聚焦需求侧节能和用能侧减碳两个维度,因地制宜选用11项节能减碳技术,实现建筑综合节能率61.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12.1%,达到近零能耗建筑标准要求;碳排放强度28.1kgCO2/(m2.a,降碳率52.60%,剩余碳排放通过碳补偿实现零碳建筑目标。

  需求侧节能—基于对深圳市常年气候、风向、光热条件的深度分析,从规划布局、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及围护结构等方面,最大程度降低建筑用能需求,为建筑的零碳策略奠定良好基础。


  项目因地制宜的采用偏筒 中庭的布局方式,实现对均质化采光的需求,减少对人造光源的依赖。建筑打造屋顶、露台等绿色空间,实现多层次立体绿化,让处于高强度开发的城市核心区的人们拥有更多亲近自然的机会。采用南北贯穿式的边庭,创造良好自然对流通风;通过风环境和热环境测算,竖向贯通中庭的设计,全年可实现约2300小时自然通风,减少约180吨二氧化碳的排放。节能幕墙及遮阳系统的应用,每年可减少40%的太阳辐射量。

  用能侧减碳—基于健康、舒适、低碳、高效目标,采用主动式冷梁空调系统、高效制冷机房、热回收、屋面太阳能光伏、智慧运维平台等技术,全面提升能源系统效率,最大程度降低建筑能源消耗。

  主动式冷梁空调,实现温度、湿度独立处理控制,解决传统空调吹风感强、冷热不均、系统能耗高等痛点,同时实现空调系统节能约20%。采用高效制冷机房设计理念,通过冷源梯级利用、高效设备、系统优化、精密控制等策略,实现全年制冷综合能效6.4的目标,达到行业领先的水平。


  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行业领先的智慧物联网系统,建设可视化的智慧管理平台,能源系统AI优化控制,实现智慧高效低碳运维。通过可视化和智慧化能源管理,实现能耗和碳排放数据的收集、分析、披露和节能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挖掘节能潜力。


  北京中海金融中心:中海零碳写字楼新标杆

  2023年初,中海正式启动北京中海金融中心零碳示范工程的建设。项目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区二环内,建筑面积3.05万平米,建筑高度45m,地上11层。项目整体定位为绿建三星、LEED金级、WELL金级认证,以北京首个大型商业零碳建筑和光储直柔集成示范为目标。项目获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零碳建筑科技示范工程和2023年中建集团零碳示范项目。


  项目聚焦被动技术降需求、主动技术提能效、能源转型降排放、低碳建造降隐含碳4大类18项技术措施;基于技术产业化发展目标,重点研发和示范了高性能围护结构、高舒适高能效新型空调系统、建筑电气化技术、智慧健康技术、BAPV和BIPV技术、光储直柔和低碳建造等7大专项技术。项目实现建筑综合节能率81%,本体节能率63%,可再生能源利用率68%,远高于近零能耗建筑要求;碳排放强度16.0 kgCO2./(m2.a,降碳率75%,剩余碳排放通过碳补偿实现零碳建筑目标。


  “高性能围护结构”,通过提升屋面、幕墙及其非透光部分等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围护结构的全年累计热负荷下降约1/3,大幅减少空调采暖能耗,同时提升室内舒适度。采用三玻两腔单元式幕墙,并结合立面设置水平固定外遮阳。幕墙、外墙和屋面传热系数,与《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规定值相比分别提升约30%、40%、50%。


  “高舒适、高能效新型空调系统”,空调系统采用高舒适、高能效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采用干式风机盘管调节室内温度,独立新风调节室内湿度;设置双温冷源提升系统能效,制冷系统实现年度综合能效值6.5,远高于国内标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建筑电气化”,项目采用地源热泵供热,取消传统市政热力,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基于高层写字楼场地空间受限,地源热泵地埋管布置在楼座筏板下,共布设212个竖直换热孔,垂直换热管长度150m。地源热泵供热综合能效达到3.5,为北方地区商业建筑供暖电气化和用能转型提供成功示范。

  “智慧、健康技术”,智慧碳管理平台集成高效空调、智慧照明、光储直柔、室内外环境监测等多个子系统,实现能源系统与设备设施自控节能运行;项目设置新型照明示范区,探索未来办公智慧健康低碳照明新场景,示范区采用全光谱灯具模拟太阳光,按照人因、节律照明的控制策略,实现和日光趋同的照明效果,提升空间光环境健康水平。

  “BAPV和BIPV技术”,基于高层写字楼光伏利用敷设空间受限的特点,项目充分利用屋面空间、并深入挖掘立面空间(非透光幕墙、光伏幕墙、遮阳板布设光伏光伏装机面积约2690㎡,年发电量约46.9万kWh,发电量可满足全楼34%用电需求,实现高比例光伏应用。“BAPV和BIPV技术”,基于高层写字楼光伏利用敷设空间受限的特点,项目充分利用屋面空间、并深入挖掘立面空间(非透光幕墙、光伏幕墙、遮阳板布设光伏光伏装机面积约2690㎡,年发电量约46.9万kWh,发电量可满足全楼34%用电需求,实现高比例光伏应用。

  “光储直柔”,构建能源微网,实现建筑物的能源生产、消费、储存、调节“四位一体”协同控制,建筑柔性调节容量312KW,调节比例达到23%,是迄今为止北京规模最大、柔性调节能力最强的商业办公示范项目。项目集成光储直柔写字楼业态全场景应用,包含全楼直流照明、智慧机房直流空调、直流充电桩、1800㎡全直流系统示范区等。

  “低碳建造”,项目通过低碳建材、低碳工艺、数字化管理、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相关措施实现建筑在建材阶段、施工阶段减碳约72kg/m2,施工阶段碳排放强度整体降低约25%。搭建碳排放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施工过程碳排放的精细化管理。

  践行“双碳战略” 引领低碳转型

  中海作为中国房地产行业领导品牌,始终坚持绿色低碳产品策略,截止2024年6月,中海绿色建筑面积累计约为1.09亿平米。中海以中国海外大厦和北京中海金融中心零碳示范项目为契机,持续研发并建立零碳建筑技术体系,积极推动技术产业化应用,近零能耗及零碳建筑开发规模累计达60万平米,覆盖全国主要气候区和住宅、商业业态,已经初步建立行业领先优势;制定并启动《碳达峰实施方案》,正式发布《碳中和白皮书》,领先设定中长期双碳目标,于2030年范围一及范围二单位面积碳排放强度降低30%以上(以2019年为基准,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

  基于绿色低碳领先实践,中海积极研发技术标准,推动建筑行业绿色低碳规范化发展。参编国家标准《零碳建筑技术标准》和地方标准《北京市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设计标准》、深圳市《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作为主编单位牵头编制低碳写字楼团体标准三部,其中中国工程标准化协会标准《低碳写字楼行业技术规程》近日通过报批并将于2025年1月1日正式施行,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标准《零碳办公建筑评价标准》、《办公建筑碳排放核算标准》将在今年底完成报批。

  (文中图片由中海授权使用

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