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1月份全国吸收外资975.9亿元 环比增长27.5%

1月份全国吸收外资975.9亿元 环比增长27.5%

  2月19日,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月份,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29家,同比下降7.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75.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4%,环比增长27.5%。

  从行业看,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287.8亿元人民币,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667.8亿元人民币。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22.4亿元人民币,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的12.5%,较2024年全年提高0.8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68.4%和23.9%。

  从来源地看,英国、韩国、荷兰、日本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324.4%、104.3%、76.1%、40.7%(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陈建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月份全国吸收外资金额虽同比有所下降,但环比增长与结构优化并存,显示出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经历“结构性重塑”和“转型升级”。

  “具体而言,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吸收外资占比提升,表明外资正加速向高质量发展领域聚集;部分来源地对华投资大幅增长,反映出中国市场对特定国家和地区的吸引力依然强劲。”陈建伟表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1月份我国吸收外资有所下降,既有前期基数因素影响,也有短期波动的影响,总体看稳定外资面临较大压力。不过,我国吸收外资结构上呈现新的亮点,医药制造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等实际使用外资出现高增长。

  在受访专家看来,我国吸引外资有诸多有利条件。刘向东表示,首先,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和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为外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二,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发布的《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提出“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推动生物医药领域有序开放”等措施,将有助于吸引外资进入相关领域,为外资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第三,我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外商投资信心将得到有效提振。

  那么,外资在华投资经营感受如何?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杨帆此前在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各权威咨询机构和外资商协会纷纷发布调查报告或年初展望,比如中国德国商会发布《2024—2025年度在华德国企业:商业信心调查报告》中文版,共有546家德国在华企业参与该调查。

  “根据受访德国企业的反馈,长期投资中国的原因不仅仅在于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还在于其市场的活力、丰富的人才资源、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以及先进的基础设施等优势。”杨帆表示,这些都充分证明中国仍然是外商投资兴业的热土。

  对于2025年吸收外资形势,陈建伟认为,2025年我国吸引外资将呈现“稳中趋优”的态势,既要看到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复杂变化对中国引资的影响,更要看到中国扩大开放的实际行动。有理由相信,中国将通过“以质引商”实现外资结构的优化和质量的提高,随着稳外资相关举措落实,逐步推动实际使用外资止跌回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