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上饶银行多维度赋能景德镇加速申遗

上饶银行多维度赋能景德镇加速申遗

  陶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的生动见证和宝贵精神财富。

  今年1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景德镇手工瓷业遗存”作为中国2026年世界遗产提名项目,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申报。“景德镇手工瓷业遗存”由镇区瓷业生产中心、湖田古瓷窑址、高岭瓷土矿遗址、长岭瓷石矿遗址和蛟潭窑柴燃料产区5个部分、15个要素构成,其中高岭瓷土矿遗址、长岭瓷石矿遗址和蛟潭窑柴燃料产区均位于景德镇市浮梁县。浮梁遗产资源丰富,涵盖考古遗址、建构筑物、出土器物、非物质形态等多个品类,金融支持浮梁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传承和推广,是开发利用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保持其旺盛生命力的有效路径。上饶银行浮梁支行坚定文化自信,延续文化基因,探索“金融 文化遗产”服务模式,多维度赋能景德镇申遗项目,助力陶瓷文化传承、传播,构筑非遗保护良好生态。

  一、在精准对接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有效释放融资需求

  上饶银行浮梁支行高度关注和重视陶瓷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中所蕴含的差异化融资需求,加强对遗产地项目建设单位名单的梳理工作,树立主动对接、主动服务理念。


  “对于上饶银行浮梁支行的信贷扶持和金融服务,我们一直是十分认可的。”浮梁垚山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谈起遗产地的保护传承和公司未来的发展时充满信心。该公司的“陶瓷文化溯源--浮梁县绕南、里窑、麻仓景区改造项目”对景区周边村落内的配套设施进行改造提升,进一步提升旅游体验度,打造乡村文旅融合的新样板。上饶银行浮梁支行不仅提供了1.3亿元的授信,还充分利用营业网点和党建联建活动助力景区的宣传推广,走出了一条具有浮梁特色的遗址保护利用和弘扬开发乡村陶瓷文化的特色文旅之路。

  二、在非遗传承升级发展创新中注入金融活水

  景德镇是中国千年手工制瓷传统的独特见证。高岭土的开发、借助水利的原料与窑柴产运体系,以及对窑业废料的可持续利用等,在推动景德镇瓷业走向巅峰的过程中塑造了景德镇手工制瓷特有的技术传统,传承至今。


  “制瓷民企近几年的发展一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瓷器消费潜力大、带动作用强,我们在制瓷技术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培养新人才,创新研发新产品。但是创新研发前期投入资金较大,资金收益回流较慢,我们当时压力还是很大的。”入选“中国当代十大名窑”的熊窑瓷业法人熊建军颇为感慨,“多亏了上饶银行的低利率信贷资金扶持,简易快捷,在企业发展困难的时候助了一臂之力。”

  上饶银行浮梁支行充分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把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支持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立足点和突破口,为熊窑瓷业这样的科技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有需求的文遗传承人提供普惠金融支持,助推景德镇陶瓷产业向“质”发力、向“新”而行,助推景德镇申遗成功。

  三、在综合服务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提供全方位支持

  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遗产片区的旅游基础设施是申遗成功重要因素之一。上饶银行浮梁支行积极参与旅游参观基础设施建设,共发放酒店住宿业贷款1.61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浮梁希尔顿欢朋酒店等各类优质酒店行业主体以及浮梁驿民宿等新兴民宿产业集群,大力策应“浮梁宿集”品牌打造;发放餐饮业贷款1935万元,助力讲好“浮梁菜”美食故事。

  同时,该行协办2024年“5.19中国旅游日暨‘以文促旅·活态传承’非遗进景区活动”。活动现场,该行党员志愿者们面向社群开展金融知识及文化遗产宣传,向非遗传承人及社群普及金融保险知识,传播景德镇手工制瓷产业的文化价值、历史脉络和保护工作及申遗工作的进展情况,不断提升公众对遗产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截至2025年2月末,上饶银行浮梁支行文旅业贷款余额超过4亿元,赋能高岭·瑶里风景区、浮梁古县衙等4A级景区4个,天宝龙窑、蛟潭礼芳等3A级景区6个,更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以及红色旅游景点等多个特色景区,以申遗为纽带、用真金白银助力景德镇文旅融合发展,擦亮“千年瓷都”靓丽名片。(程瑜(图片由上饶银行授权财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