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多个乙肝临床治愈研究项目发布最新成果 慢乙肝患者48周临床治愈率可达33.8%
财经3月31日讯 日前,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 2025在京召开,本次大会以“多元合作 创造消除和治愈的奇迹”为主题。乙肝临床治愈成为大会热点话题,我国多个乙肝临床治愈研究项目发布最新成果。
全世界样本量最大的慢乙肝临床治愈真实世界研究——中国慢乙肝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研究数据显示,慢乙肝患者48周临床治愈率可达33.8%,为全球乙肝治愈提供“中国方案”。
乙肝负担严重 患者诊疗亟待规范
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存量肝炎病毒携带者和肝炎患者基数大。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贵强教授在会上指出,统计数据显示,全球乙肝病毒感染者数量约为2.6亿,中国乙肝病毒感染者约7500万,约占全球总数的1/3,我国乙肝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最新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数据显示,我国慢乙肝的诊断率和治疗率分别为22%和15%。诊断、治疗缺口巨大,规范化诊疗仍为乙肝防治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乙肝病毒感染会极大地提升罹患肝纤维化、肝硬化,乃至肝癌的风险。每年我国平均1000名慢性乙肝患者中,就有1到5人,会朝着肝癌方向发展,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如何阻止乙肝病情进一步恶化?大量研究表明,临床治愈可阻止乙肝患者终末期肝病进展,降低肝硬化肝癌及死亡风险,从而改善患者长期预后。
近年来,国内外乙肝临床治愈证据等级不断提升。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谢婵教授在报告中介绍,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将核苷经治优势人群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追求临床治愈写入推荐意见。美国肝病研究学会和欧洲肝病学会指南也均将临床治愈作为慢乙肝治疗的理想终点。
慢乙肝患者48周临床治愈率可达33.8%
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乙肝临床治愈研究领域持续发力,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2018年,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起设立中国慢乙肝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将目标锁定在实现8848例临床治愈。
当天,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在会上公布了“珠峰”项目的最新进展。近7年来,全国400余家医院,超过2000名医生参与,项目入组患者超3万例,临床治愈患者超过8848例,登顶“珠峰”!研究数据显示,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的患者,持续治疗36周以上,48周临床治愈率达33.8%。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李增德秘书长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统计信息显示,“珠峰”项目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慢乙肝临床治愈真实世界研究项目。在实施工作中组织专家进行学术研讨,及时汲取技术建议,不断完善和优化项目技术路径,把“汇聚中国专家智慧、共攀乙肝治愈高峰”的指导思想融入到“防治肝炎 造福人类”的宗旨当中,让项目成果惠及更多的患者。
如何降低乙肝患者肝癌的发生,是医生和患者最关心的话题。2020年,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起设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牵头发起“中国降低乙肝患者肝癌发生率研究(绿洲工程项目”。会上,“绿洲”项目发表的2年阶段性数据显示,无论是初治患者还是核苷经治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在乙肝表面抗原清除方面均有显著优势。同时,相比于核苷类药物,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可将慢乙肝患者的肝癌发生风险降低约85%。
我国有近200万儿童乙肝患者。2021年,我国首个针对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大型研究“萌芽”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为国内前瞻性、多中心研究。最新研究结果显示,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治疗组乙肝表面抗原清除率更高,7岁以下儿童尤为明显,可以更好地追求乙肝临床治愈。
我国约有3000万非活动期HBeAg阴性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这类人群治还是不治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热点。近年来,研究发现这类人群肝癌风险显著高于一般人群,但更容易实现临床治愈。2022年,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陈新月教授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高志良教授共同牵头的乙肝临床治愈星光计划正式启动,是我国首个针对非活动期HBeAg阴性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临床治愈研究项目。
在APASL 2025大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任姗主任医师公布了“星光计划”的2.5年阶段性数据,结果表明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在48周时的乙肝表面抗原清除率达30%,48周累积乙肝表面抗原清除率超60%。
探索开展新型抗病毒药物的临床试验工作
我国在乙肝临床治愈领域成果斐然,不仅显著降低乙肝患者的肝癌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也为全球乙肝防治提供宝贵经验。这些成果正通过临床治疗优化、项目推广落地等多维度举措,惠及更多乙肝患者。
作为我国乙肝临床治愈的探路者、“珠峰”项目的牵头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高志良教授针对进一步扩大“珠峰”项目临床治愈成果的应用范围做出规划:在全国范围积极建设乙肝临床治愈门诊,让更多乙肝患者有机会实现临床治愈。与此同时,推动乙肝临床治愈专家共识与指南的更新,并探索开展新型抗病毒药物的临床试验工作。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启动“乙肝临床治愈门诊规范化建设与能力提升项目”,2024年全国209家医院通过评审,成为首批乙肝临床治愈门诊规范单位及培育单位。高志良教授指出,这些门诊通过“全病程科学管理”模式,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显著提升了治疗依从性和治愈率。
消除肝炎危害需要公共卫生机构、专家学者及制药企业多方协作,APASL 2025会议期间,厦门特宝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孙黎参加“构建亚太地区肝脏健康新社区”讨论时提到,厦门特宝生物大力支持开展“珠峰”“绿洲”等一系列乙肝临床治愈及肝癌预防公益或科研项目,推动临床医生对乙肝治疗的认知,助力优化乙肝治疗方案,加速乙肝临床治愈成果的落地,使更多乙肝患者从中受益,为我国乃至全球乙肝防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未来将继续开放合作,积极拓展产品组合,致力于加速乙肝临床治愈的进展,扩大临床解决方案,朝着乙肝消除的最终目标迈进。”
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