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家理财公司成绩单“出炉” 发展差异化进一步显现
财经4月14日讯 随着多家银行2024年度报告的陆续披露,部分理财子公司的经营情况也浮出水面。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披露2024年“成绩单”的17家理财公司净利润合计246.47亿元,同比增长9.22%。其中14家净利润实现增长,增速处于1.96%至158.57%之间,另外3家净利润则出现下滑,理财公司的发展差异化进一步显现。
业内专家表示,展望下一阶段,随着我国金融市场趋于稳定、投资者风险偏好改变以及银行和理财公司能力提升,银行理财市场呈现以进促稳、稳中求进的态势。
发展差异化进一步显现
从17家理财公司披露的数据来看,多数理财公司总资产、净利润实现增长,部分理财公司总资产、净利润出现下滑。
资产规模方面,除浦银理财未披露相关数据外,另外16家理财公司中,截至2024年末,11家理财公司总资产超过百亿元。招银理财、农银理财、工银理财、建信理财4家理财公司总资产均超过两百亿元,分别为240.71亿元、228.66亿元、221.77亿元、204.80亿元。
此外,截至2024年末,中银理财、兴银理财、交银理财、中邮理财、平安理财、信银理财、光大理财7家理财公司总资产均超过百亿元,分别为193.60亿元、179.52亿元、147.16亿元、139.78亿元、131.28亿元、120.62亿元、110.98亿元。
资产规模增速来看,宁银理财总资产增速为21.87%,兴银理财总资产增速为19.40%,青银理财、交银理财、平安理财总资产增速均超过15%,分别为15.99%、15.24%、15.23%。建信理财、信银理财总资产出现下滑,降幅分别为8.56%、1.87%。
“赚钱”能力来看,3家股份行理财子公司位居前三位。2024年,招银理财、兴银理财、信银理财净利润均超过20亿元,分别为27.39亿元、26.94亿元、24.92亿元;中银理财、农银理财、平安理财、光大理财、建信理财净利润分别为19.63亿元、19.56亿元、19.22亿元、18.76亿元、15.26亿元。
净利润增速来看,2024年,17家披露数据的理财公司中,14家净利润实现增长,增速处于1.96%至158.57%之间,另外3家净利润则出现下滑。其中,浦银理财实现净利润11.61亿元,同比增长158.57%;中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邮理财净利润增速均超过20%。招银理财、民生理财、青银理财净利润增速出现下滑,增速分别为-14.14%、-11.46%、-0.67%。
自2019年第一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成立至今,已有32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成立并承接母行理财业务。“理财公司已经过了快速增长的阶段,现在已经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充分竞争阶段,发展的差异性会进一步体现出来,具体体现在规模上、业绩上,都会更加明显。”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分析称。
理财存续规模稳步增长
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4年》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国共有218家银行机构和31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共存续产品4.03万只,存续规模29.9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1.75%。
从16家理财公司(除渤银理财未披露相关数据数据来看,截至2024年末,13家理财产品余额超过1万亿元。此外,13家理财产品规模实现增长,12家增速超过11.75%的整体增速。
数据显示,3家股份行理财子公司的理财产品规模位居前三位。截至2024年末,招银理财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2.47万亿元,较2023年末下降3.14%;兴银理财管理产品规模2.18万亿元,信银理财的理财产品规模达1.99万亿元,增速分别为-3.65%、15.29%。
六家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规模均超过1万亿元,截至2024年末,农银理财、工银理财、中银理财、交银理财、建信理财、中邮理财理财产品余额分别为1.97万亿元、1.96万亿元、1.88万亿元、1.62万亿元、1.60万亿元、1.02万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4.08%、22.01%、15.26%、31.39%、6.64%、31.68%。
除此之外,截至2024年末,光大理财、浦银理财、平安理财理财产品规模也超过1万亿元,分别为1.60万亿元、1.32万亿元、1.21万亿元,对应增速为21.88%、29.57%、19.85%。宁银理财、青银理财、渝农商理财理财产品余额分别为4735亿元、1993.26亿元、1378.13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7.76%、-4.23%、14.36%。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存款利率不断下调的情况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相对优势凸显,吸引投资者更多的开展理财投资。同时,银行理财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创新理财产品,更好服务和客户,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推动多数理财公司管理理财产品规模增长。
记者注意到,“稳规模、调结构”成为理财公司2024年度的关键词。邮储银行2024年报表示,中邮理财产品布局和结构优化,截至2024年末,非现金产品规模占比72.27%,提升17.86个百分点;一年及以上中长期限产品规模占比26.82%,提升5.92个百分点。
招商银行2024年报表示,产品规模方面,截至2024年末,招银理财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虽较上年末减少786.86亿元,但较三季度末增加292.14亿元。产品结构方面,非现金管理类新产品规模1.43万亿元,占比57.89%,较上年末提升5.73个百分点。
董希淼分析称,展望下一阶段,随着我国金融市场趋于稳定、投资者风险偏好改变以及银行和理财公司能力提升,银行理财市场呈现以进促稳、稳中求进的态势。从资产配置结果看,理财资产配置在延续“28”定律(即80%的安全垫资产和20%的博收益资产的前提下,预计债券、公募基金、权益类资产的占比有所回升。
推进理财业务高质量发展
金融是国之重器,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多家银行2024年报中表示,理财子公司不断加大对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做实做细“五篇大文章”,推进理财业务高质量发展。
中国银行2024年报表示,中银理财积极服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立立足服务实体经济的投研体系,加大对“新质生产力”主体的挖掘与投资,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打造以绿色、普惠、养老主题产品为重点,跨境主题产品为特色,多资产多策略的理财产品体系,以主题产品发行带动主题资产投资,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浦发银行2024年报提到,充分发挥银行系理财公司特色,全力服务支持金融强国及“五篇大文章”、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浦银理财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领域的资产余额分别超400亿元、250亿元、200亿元,年增速超过50%、35%、20%。
平安银行2024年报显示,平安理财构建以“稳”为特色、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产品解决方案,基本建成多期限、多资产、全品种的产品体系,同时积极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要求,发行多只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和数字金融等主题产品。开业以来至2024年末,累计为客户创造超1000亿元收益,累计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超5500亿元,累计投向绿色金融和ESG的资金超1600亿元。
“面对市场波动和投资者多样化需求,银行和理财公司如何在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这一‘不可能三角’中做好动态平衡,将是一个长期的巨大挑战。”董希淼表示,下一阶段,银行和理财公司应加快引入和培养专业人才,不断提升对宏观形势和金融市场额研判能力,持续提升投资研究能力和资产配置能力,为不同需求的投资者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加强市场沟通,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投资者教育活动,强化“卖者尽责,买者自负”原则,持续提升国民金融素养,引导投资者养成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