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国际金融机构看好人民币资产 国际投融资功能增强

国际金融机构看好人民币资产 国际投融资功能增强

  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制度安排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同时,为境内外主体持有、使用人民币,营造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人民币国际使用各项指标稳步提升。

  2024年,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合计64.1万亿元,同比增长23%。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覆盖范围显著扩大,截至2024年12月末,业务已覆盖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处理跨境人民币支付金额达到175万亿元,同比增长43%。

  2024年1—8月,主要大宗商品贸易人民币跨境结算金额合计为1.5万亿元,同比增长22.7%。

  目前,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2024年,外资金融机构和企业来华发行熊猫债接近2000亿元,同比增长32%,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同比增长150%。

  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已累计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国际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熊猫债发行

  熊猫债是指境外机构在中国境内市场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一环。说到熊猫债的起步和发展,这位在华工作了20年的外资银行高管深度参与其中。

  德意志银行中国债务资本市场主管方中睿表示,北京算是第二故乡,家在北京,孩子在北京上学,两个孩子都在北京出生。

  1999年,方中睿来到中国求学后留在北京,并一直在外资金融机构工作。熊猫债近年来的蓬勃发展,给他带来了不少业务机会。他所任职的德意志银行,在2024年成为熊猫债承销规模第一的外资银行。

  方中睿表示,大家看到熊猫债流动性很好,而且是投资人热烈追捧的一个品种,融资规模跟欧元、美元能够相提并论。人民币汇率和利率相对比较稳定,对全球机构提供了一个比较稳健可靠的融资渠道。

  方中睿分享了他的观察,无论是在华的跨国企业还是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海外贸易企业,人民币融资是他们必然的选择之一。

  方中睿表示,一些跨国集团在华业务一直以来发展得很好,他们大多也都采纳人民币作为跨境贸易的结算货币。另外一类是,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在发展中国家有很多企业从中国进口一些设备,已经感受到人民币融资的便利性,想进一步扩宽人民币融资渠道。

  据方中睿观察,近两年,熊猫债在发行人和投资人的结构上均有显著变化,纯外资发行人占比大幅增加。

  方中睿介绍,他们集团2024年的熊猫债发行当中,境外投资者比例已经达到53%,包括欧洲的德国、法国、卢森堡,有美资的投资者,也有来自亚洲的新加坡。

  据德银统计,德国已成为除了中国香港之外最大的熊猫债发行国或地区。

  德意志银行集团财务部发行与证券化主管乔纳森·布莱克表示,他们持续看好中国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发展前景,计划保持常态化发行节奏,同步开拓熊猫债与点心债(在香港发行的人民币计价债券市场。他们预期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也相信这些债券发行有力向国际同业证明了中国市场吸引力。

  人民币国际认可度提升 国际投融资功能显著增强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也少不了多边开发银行,以及众多外资机构的助力。随着相关业务的增长,很多国际金融机构也越来越多选择人民币融资。同时,他们也更看好人民币资产。

  作为2018年熊猫债新规发布以来,首个在华发行熊猫债的3A级国际信用评级发行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全球投资项目超过300个,目前,已累计发行了145亿元人民币熊猫债券。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司库长诺德礼表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体量巨大,流动性充裕。他们关注到,不少海外投资者认购了亚投行以及其他发行人发行的人民币债券。这些投资者包括海外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以及资产管理公司。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民币国际接受度提升,国际投融资功能显著增强。

  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高级投资策略师邓志坚介绍,未来,可能人民币资产也会成为一个主流。现在,不单单只是中国人人民币资产持有比例相对比较高,其他国家也在增加当中。

  乔纳森·布莱克表示,随着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日益广泛,有望支撑全球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持续需求。

  这是北京的一个跨境金融服务中心,2024年,这些窗口所在分行办理的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实现了15%左右的增长。据了解,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开展跨境贸易时,开始向银行提出使用人民币结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