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年内险资举牌活跃 银行股备受青睐

年内险资举牌活跃 银行股备受青睐

  近日,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银行”发布公告称,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关于杭州银行变更股权的批复》(浙金复〔2025〕125号,同意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保险”受让澳洲联邦银行持有的该行3.30亿股股份。受让后,新华保险合计持有杭州银行3.57亿股股份,占截至2025年4月14日杭州银行普通股总股本的5.63%。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梳理,截至4月17日,年内已有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瑞众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保险等6家保险公司合计举牌上市公司12次。

  普华永道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以来,中央和金融监管部门不断出台政策,鼓励险资发挥“耐心资本”的优势,加大入市力度以支撑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从险企内部的考虑因素看,当前股票市场的估值仍处于较低位置,为应对利率下行,长期配置策略也需要把握估值低点机会来增配权益资产。此外,从2024年开始,上市险企执行新会计准则,执行后股票投资市值波动会反映在投资收益和利润上,因此险企希望通过举牌来实现权益法核算,从而减少当期损益的波动性,这一因素会导致险企更多的举牌行为。

  “险资频频举牌上市公司的核心动因是低利率环境驱动、政策红利释放、战略协同需求和防御性配置。”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传统固收类资产收益率下行,险资需通过高分红、低估值的权益资产(如银行股增厚收益。

  从险资举牌的标的选择上来看,上市银行是布局的重点。在上述12次举牌中,农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杭州银行等多家上市银行被举牌。

  在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杨海平看来,险资密集举牌上市银行,一是符合自身风险偏好,上市银行业绩表现亮眼,股息率较高,且总体而言公司治理健全,经营风格稳健,具有穿越周期的能力。二是现阶段上市银行估值总体较低,特别是受到外部冲击的情况下,银行股票的防御属性加上被低估的特征,受到险资青睐。

  “通过入股银行等金融机构,险资可强化银保联动等渠道合作,提升业务协同效应。”田利辉表示,对险资而言,举牌银行股能够实现收益与风险的相对平衡,稳定分红对冲负债成本,银行股波动性低,适合作为长期配置压舱石。对银行而言,引入险资可以优化股权结构,提振市场信心。

  新华保险方面也提到,投资杭州银行,公司可以通过配置红利资产优化资产配置,增加长期股权投资底仓资产,促进银保业务协同,增强公司在金融服务领域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全面助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展望未来,杨海平认为,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和2025年货币政策定调,低息环境将延续,同时外部冲击带来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在这种环境下,预计险资举牌增持银行股会变得更常见。

  “未来险资举牌趋势是银行股持续受青睐。”田利辉表示,险资举牌是低利率、政策引导与战略协同的必然选择,银行股因高分红与防御性成为“主战场”。预计未来险资会聚焦高分红、低估值的防御性资产,同时布局新能源、科技等成长赛道。

  此外,业内人士提示,险资举牌也要更注重标的的质量与风险匹配。周瑾表示,由于我国的股票市场还不够成熟,波动性也更高,因此险资的举牌也要特别关注风险。首先,要做好自身的战略资产配置,基于资产负债匹配的考虑,秉承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科学决策股票的配置比例和仓位;其次,要审慎选择举牌标的,优先考虑过往分红稳定、公司基本面向好、长期升值潜力大的股票,避免短期炒作的题材,并做好充分的调研和分析;最后,要提升自身风控能力,从制度、流程、数据、模型、考核等方面,夯实投资风控体系,规范投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