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深耕“全球南方”金融市场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2024年世界竞争力年报》显示,香港在“国际贸易”和“商业法规”指数上居全球第一位,依然是众多海内外企业设立管理离岸贸易和供应链国际总部的优先选择地。当前,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集合体,“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美国新政府发动的全球“关税战”加剧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引发了“全球南方”国家和地区的不满,因此努力拓展新的合作空间,提升金融市场的稳定性。香港应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在深耕“全球南方”金融市场方面主动作为。
发挥香港“超级联系人”内联外通的独特优势,主动深化与“全球南方”的金融合作。从全球金融中心演变看,发展中国家地区对于金融强国建设作用不容忽视。现阶段“全球南方”崛起为全球政治和经济版图中的重要力量,为香港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深化与“全球南方”的金融合作可能成为香港做强做优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抓手。香港是全球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能为“全球南方”国家及地区的企业提供人民币跨境风险管理工具和法律咨询,促进发展中国家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融资和投资。香港应当利用制度优势,加强与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以及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的互联互通,探索开发面向“全球南方”国家及地区的人民币产品。
香港还能继续拓展面向全球的网络优势,进一步完善境外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布局,提升投融资、定价及风险管理等关键金融服务能力,促进内地企业、港资企业面向“全球南方”国家投资。当前,“全球南方”多国已开始探索降低贸易和储备货币风险,有的国家开始鼓励使用本币结算。香港可以探索加强同多国中央银行合作,推出“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实现更快速、成本更低和更安全的跨境支付和结算。
发挥香港专业力量优势,形成面向“全球南方”市场的金融人才高地。据2024年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的数据,香港拥有26.97万名高素质金融人才,涵盖生产链管理、出口信用风险管理、贸易融资、营销、检测认证、会计等领域,这些专业人才具备丰富的跨国金融操作实践经验,不仅便于香港深化与“全球南方”国家金融领域同行的专业合作,也有利于平衡国际标准与相关国家、企业的金融需求。一方面,香港可以积极有为,面向“全球南方”国家同行开设金融实操服务、金融监管的专业培训班,加强金融领域交流合作与风险管控。另一方面,香港也可以主动探索在中东、拉美和非洲等重要金融中心择机设立办事处,提升前沿服务能力。
发挥香港“超级增值人”作用,加强与“全球南方”的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的创新合作。数字化发展和绿色转型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全球南方”国家及地区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香港是亚洲重要的绿色金融中心,绿色债券的发行一直稳居亚洲首位,目前正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探索建立国际碳市场,积极为“全球南方”国家的基建项目、绿色项目提供资本支持。金融科技的发展,有助于金融服务更普惠包容,虚拟银行技术(区块链、AI风控等)为发展中国家带来跨越式发展的机遇。香港可以举办双边或者多边的绿色金融国际合作论坛,优化金融支持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发展能力,助力“全球南方”国家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当前,中美两国在金融、关税和贸易等领域的博弈激烈,深化与“全球南方”国家金融领域的交往合作,做强做优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角色,有利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金融强国作出独特贡献。(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江振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