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以毁林毁草开垦耕地要不得

以毁林毁草开垦耕地要不得

  毁林毁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和个别地方政府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到位有很大关系。要加强全链条监管,在端牢14亿多人饭碗的同时,建设美丽中国。

  近日,有两则新闻引人关注。其一,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通报了2025年一季度18起破坏耕地、毁林毁草典型问题,其中有4起毁林毁草开垦耕地的事例。

  其二,内蒙古印发《毁林毁草违规违法行为集中整治工作方案》,称将用一年时间,集中整治毁林毁草、乱开滥垦等行为。

  这两则新闻,提醒我们注意当前占用林地、草地、湿地等开垦耕地违法违规行为的苗头。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则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2021年以来,全国耕地总量增加1758万亩,连续3年实现净增加,遏制了耕地持续多年减少的态势。这是意义重大且难度很高的巨大成就。因为我们面临的基础条件是耕地空间分布不均、总体质量不高,人均耕地仅有1.36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四成。为此,我国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但是,生态文明建设同样在我国全局工作中处于突出位置,同确保粮食安全、千方百计保护耕地并行不悖。尤其是,我国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当此之时,更须时时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从这个角度看,毁林毁草违法违规行为不可小视,反映的是各级政府部门能否真正领悟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高水平安全的关系。高质量发展是高水平安全的基础,高水平安全是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把握好这两者的辩证关系,统筹兼顾、同步推进,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件大事。

  毁林毁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和个别地方政府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到位有很大关系。通报指出,部分地方市县政府主体责任、相关部门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对违法违规破坏耕地、林地、草地问题发现查处不及时,个别地方政府及部门默许纵容甚至主导违法。

  为此,有关地方要汲取教训,依法依规整改查处,增强大局观和系统思维,严防简单化、“一刀切”,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全链条监管,在端牢14亿多人饭碗的同时,建设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