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把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摆在更重要位置

把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摆在更重要位置

  当前,要抓紧抓好各项政策落实,特别是要加大对受关税冲击严重的行业企业的帮扶力度。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进一步畅通经济循环。

  规上工业企业利润迎来转折性变化。今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0.8%,相较于上年全年同比下降3.3%实现显著回升,其中3月份当月利润增速回升至2.6%。这一变化标志着工业利润自去年三季度以来持续下行的态势得到有效扭转,为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再添力证。

  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彰显了我国工业经济发展韧性。随着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发力显效,特别是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促进了消费增长和投资加快,带动相关行业生产和效益同步向好。一季度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增速比去年四季度高0.8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当月同比增长7.7%,创下自2021年7月份以来的最高增速。开局良好还体现在行业、省份增长面实现“双扩”上,表明工业经济的恢复更加均衡全面:一季度,工业41个大类行业中有38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超过九成;31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部实现了正增长,浙江、福建、江苏、山东等多个工业大省增速超过8%。工业生产增速加快,带动工业企业营收持续改善,为企业盈利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为工业利润改善提供有力支撑。各地区各部门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动能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一季度,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4%、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3.5%,支撑作用明显。从具体行业看,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速达到59.7%,智能消费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长63.7%,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长78.8%。利润体现的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最终效益,也是引导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信号。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破局成势的关键阶段,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行业发展向好,有利于引导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

  工业企业利润虽已出现积极变化,但整体上还处于低位,当前仍有四成行业利润为负增长,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下一阶段,我国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考验不小。

  从外部环境看,“抢出口”是一季度工业生产超预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近期美国政府滥施关税,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稳定,给全球经贸发展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造成极大冲击,对我国出口的影响从4月份起将进一步显现,工业经济面临的压力也将有所加大。受国外需求短期收紧影响,4月份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4.7%,较上月下降4.3个百分点。从价格因素看,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已连续30个月处于负增长区间,对企业营收和盈利形成拖累。从企业经营成本看,3月末,规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1.2天,同比增加0.1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70.9天,同比增加4.0天,显示出企业库存和资金周转状况仍待改善。

  工业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中发挥着“压舱石”作用,工业发展归根到底要靠企业,企业强工业才能强。企业盈利状况能否持续改善,关系着企业扩大生产和创新投入的意愿,关系着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改善民生。在外部不确定性因素明显上升、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背景下,要把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持续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近期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这“四稳”无一不与经营主体发展情况紧密相连。当前,要抓紧抓好各项政策落实,特别是要加大对受关税冲击严重的行业企业的帮扶力度。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进一步畅通经济循环。着眼长远,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不断塑造经济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