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东方日升今日股价_东方日升今日股价

东方日升今日股价_东方日升今日股价

内容导航

A股首例!东方日升33亿可转债完成募资后却宣告终止
大牛股突发!狂飙220%,交易所突然出手!这些股民要慌了?
东方日升涨跌数据

A股首例!东方日升33亿可转债完成募资后却宣告终止

因业绩“变脸”致33亿元可转债发行上市中止,继而又宣布终止,这戏谑性的一幕发生在全球知名光伏组件企业东方日升(.SZ)的身上,在A股尚属首例。

1月29日晚间,东方日升发布2020年业绩预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1.4亿元 -0.6亿元。而在此前一天,东方日升发布的《关于签订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公告》显示,公司发行可转债的33亿元募集资金已全部到位,并开设3个募集资金专用账户用于募集资金存储。

这一前一后的动作让舆论哗然。在投资者看来,这属于“资金到手,业绩变脸”,有损不特定对象(普通公众投资者)的利益。

3个交易日股价暴跌超40%

一切源于业绩。

1月29日晚间,东方日升披露2020年业绩预告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亿元 2.4亿元,同比下降75.35% 83.5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1.4亿元 -0.6亿元。

对于业绩下降的原因,东方日升在公告中提到,主要源于2020年第四季度亏损金额较大,受组件原辅材料价格上涨及组件销售价格下降的双重影响,光伏产品的销售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其次,受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影响,公司的汇兑损失同比增加。

而对比天合光能和隆基股份,东方日升也表示,隆基股份除拥有组件外,还拥有较大上游硅片产能,天合光能则在海外高毛利地区的组件业务销售增长显著,公司与两家公司业绩变动存在一定差异。

不过,受业绩影响,2月1日 2月3日,东方日升首日便打开跌停板,3个交易日股价跌幅超40%。

实际上,在前景广阔的光伏市场中,2020年股价涨幅超100%的东方日升是不少机构的“掌中宝”。

东方财富网平台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东方日升的机构持仓数量26家,其中由股基冠军基金经理陆彬管理的汇丰晋信低碳先锋股票、汇丰晋信智造先锋股票合计重仓持有3616.63万股。

然而,伴随业绩预警,股价大跌,机构也开始恐慌出逃。龙虎榜数据显示,2月2日,四家机构合计净卖出1.64亿元。

“到嘴的鸭子飞了”

相比股价暴跌、机构“抽身”离场,东方日升业绩突然“变脸”最终直接导致了其33亿元可转债发行上市受阻。

2020年6月,东方日升公布发行可转债预案,计划募资不超过33亿元,用于年产2.5GW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项目、年产5GW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项目(一期)和全球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创新中心项目。

从可转债的发行流程上看,东方日升于2020年12月收到中国证监会同意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的注册申请。随后的2021年1月19日,东方日升发布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1月22日和1月26日东方日升分别完成发行的原股东优先配售缴款工作、网上中签投资者缴款工作,并到1月28日募集资金全部到位。

不难发现,东方日升33亿元募集资金全部到位后,第二日便发布了业绩预告。

前脚募集资金到手,后脚业绩却“变脸”,紧接着又出现前文提及的连锁反应。这激怒了不少投资者,甚至有直呼向中国证监会举报,并要求“退钱”。

有投资者在雪球平台上声讨,东方日升在已知2020年四季度市场条件会造成生产经营及业绩的严重影响情况下,仍向不特定对象(普通公众投资者)发行可转债,应向普通公众投资者预先充分提示和说明相关风险。

在一片舆论声中,2月1日,东方日升发布公告称,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1.4亿元 -0.6亿元,该财务指标可能导致发行人不符合《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第九条第(五)项、《深圳证券交易 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0 年 12 月修订)》第2.2.3 条等规定的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发行上市条件。经协商一致,东方日升及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安信证券决定中止本次上市。

东方日升还表示,为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将尽快召开董事会申请撤回本次可转债发行,承诺不使用募集资金专户中的相关资金,还将按照投资者缴纳的认购资金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返还投资者。

那么,公司在启动发行前是否根据《再融资业务若干问题解答》等规定以业绩预告或快报为基础对跨年后是否仍满足发行条件进行说明?

事实上,东方日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财务指标不符合前文相关规定的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发行上市条件,由此在2月3日其决定终止本次可转债发行,并向深交所申请撤回本次可转债相关申请文件。

业务调整的“进与退”

回溯可转债上市终止事件的源头——业绩预告“变脸”,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原辅材料价格上涨和汇兑调整等市场条件下,相比同行头部企业,东方日升抗波动能力和产品成本控制力仍有不足。

自2010年9月登陆创业板以来,东方日升主营业务为电池组件、光伏电站、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太阳能灯具及LED照明产品等。其中,电池组件业务为其主要业务,2020年上半年其占营收比重达80.13%。

第三方机构PV InfoLink最新的全球光伏组件出货排名数据显示,2020年东方日升位居隆基股份、晶科能源、晶澳 科技 、天合光能、阿特斯和韩华Q-Cells之后,排名第七,名次未发生变化。

不过,PV InfoLink分析认为,全球前十光伏组件企业总计约114.1GW的组件出货量,占据2020年140GW总需求的81.5%。其中,前五名企业的出货量增长尤其明显,相比2019年都有超三成的增长,显示出大者恒大、汰弱留强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光伏行业垂直一体化(硅片—电池—组件)渐成趋势,东方日升的组件业务还将进一步承压。

尤其是在过去的2020年,随着市场竞争格局高度集中化,叠加2020年原辅材料等供需矛盾的激化,以隆基股份、晶澳 科技 和晶科能源为代表的头部光伏企业开始纷纷扩大垂直一体化产能,补齐短板。

晶澳 科技 高级副总裁、教授黄新明在第十二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暨展览会上曾表示,未来1 2年,光伏电池和组件企业将完成新一轮洗牌。而垂直一体化模式具有较好的成本控制和风险控制能力。

天眼查显示,2020年10月,东方日升通过下属全资子公司向内蒙古盾安光伏 科技 有限公司收购巴彦淖尔聚光硅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光硅业”)100%股权。这标志着,东方日升正式进军光伏多晶硅领域。

在上述东方日升高管看来,多晶硅市场需求紧俏,聚光硅业也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

此外,作为目前东方日升的第二大业务——太阳能封装胶膜,东方日升也正开启新的战略布局。

2020年5月,东方日升拟将其控股子公司江苏斯威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斯威克”)分拆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该子公司为太阳能封装胶膜业务的实施主体公司。

在东方日升看来,这将进一步拓宽江苏斯威克融资渠道,加速其自身太阳能封装胶膜业务的发展。

大牛股突发!狂飙220%,交易所突然出手!这些股民要慌了?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文夕

被视为光伏的下一个变量的钙钛矿电池,近期在二级市场可谓风光无限。

在众多概念股中,从事汽车零部件业务的奥联电子最为耀眼。这家市值不到73亿元的上市公司在宣布切入钙钛矿赛道两个月时间内,股价足足涨逾200%,令市场瞠目。

而在2月10日晚间,该公司也引起了深交所关注,其收到的关注函质疑其是否存在炒作股价情形,并要求该公司在三日内说明公司在钙钛矿电池行业的竞争力、公司股价是否偏离基本面、产线建设规划是否可行等一系列问题。


股价飙升224.53%

资料显示,奥联电子主营汽车零部件,主要产品包括电子油门踏板总成、换挡控制器、低温启动装置等。

但在去年12月9日,奥联电子公告宣布,公司全资子公司奥联投资与自然人胥明军共同出资5000万元设立南京奥联光能科技有限公司,拟从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装备的研发、生产、制备、销售等。其中,奥联投资出资4750万元,持股占比95%;胥明军出资250万元,持股占比5%。

随后,奥联电子股价走势一发不可收拾。从12月9日收盘价格13.94元/股起步,在2月9日触及这一阶段最高价45.24元/股,期间涨幅高达224.53%。在此期间,钙钛矿概念指数在去年12月26日以来,也涨逾36%。


奥联电子最新股东户数超过1.6万。


一众钙钛矿概念股中,奥联电子最为引人注目。一家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的公司,宣布转型切入钙钛矿电池赛道才两个月,这一预期何以支撑超过200%的股价涨幅,这也令市场一头雾水。

实际上,钙钛矿概念火热行情始于去年7月。去年7月4日至8月19日,一个多月时间内,钙钛矿概念指数曾涨逾36%,市场逐步将视线转移至这一光伏细分赛道。

监管质疑股价炒作

奥联电子股价狂飙也引起深交所的关注。2月10日,深交所对该公司下发关注函。关注函要求奥联电子结合主营业务经营情况、主要客户、供应商等,详细说明公司拟从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发制造相关领域的背景,与公司业务是否具有协同性。

实际上,从奥联电子公告来看,在钙钛矿领域的合作方胥明军是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根据此前在机构调研中的信息来看,胥明军“长期从事军工/科技型企业运营管理,专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研究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工艺装备的国产化、自主化和体系化,对钙钛矿电池研发进程和产业化过程有独到的理解与实践能力,在钙钛矿技术产业化所需要的材料配方、工艺研发、装备研制等领域具备核心竞争能力” 。

该公司此前还提到,胥明军此前历任浙江众能光储科技生产总监、无锡众能光储科技副总经理,杭州众能光电科技顾问,西安天鹰防务科技总经理,山东航宇科技副总经理件技术部经理。

但仅凭只言片语,难以让投资者了解这一合作方真实情况,深交所也要求奥联电子在回复中具体说明胥明军的履历、背景、既往工作研究成果等,详细说明奥联光能从事相关业务的方式、方法及可行性。

此外,深交所还指出,奥联电子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27498.14 万元、-707.42 万元,同比分别下滑 21.31%、123.98%。深交所要求公司说明近期股价涨幅是否与公司基本面相匹配,同时质疑该公司是否存在违反公平披露原则或者误导投资者、炒作股价的情形。

仍有痛点尚未解决

资料显示,钙钛矿电池是第三代非硅薄膜电池的代表,而目前的TOPCon电池、异质结(HJT/HIT)电池均属于传统晶硅电池,为第二代光伏电池技术。根据协鑫纳米测算,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第三代太阳能电池,具有高效率特点,单结钙钛矿电池理论最高转换效率达31%,多结理论效率超过50%,远高于晶硅的29.4%。


此外,钙钛矿电池相比晶硅产业链大幅简化。晶硅电池在四个不同工厂内分别加工硅料、硅片、电池、组件,此过程需要至少耗时3天。而根据协鑫纳米披露,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流程简单,可在45分钟内将玻璃、胶膜、靶材、化工原料在单一工厂内加工成为组件,产业链显著缩短。

同时,在成本方面,钙钛矿电池也有显著优势。中信证券指出,生产钙钛矿组件单瓦能耗只有晶硅组件的1/10,成熟期的钙钛矿电池单位产能投资额为晶硅电池的一半,综合成本看,钙钛矿组件单瓦总成本约为5到6毛钱,是晶硅极限成本的50%。

不过,在业内看来,钙钛矿电池大规模量产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去年下半年曾表示,如果在未来几年里钙钛矿电池的寿命和大面积效率损失问题能够得到有效改善,那么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有望成为未来的高效率电池主流。

浙商证券此前一份研报也曾提及,稳定性是制约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业化的重要因素,其主要缺点是寿命短(稳定性低)。目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T80寿命约4000小时, 距当前主流光伏技术的25年寿命相差甚远。目前钙钛矿电池大面积模块的效率仍远低于小面积,是制约产业化的另一难题。

光伏玩家“按兵不动”

根据此前奥联电子的投资合作协议,奥联电子计划2023年50MW钙钛矿中试线投产,2024年600MW钙钛矿装备和120MW钙钛矿电池组件生产线投产,力争5年内形成8GW钙钛矿装备和2GW钙钛矿电池组件生产能力。

但实际上,当前真正尝试商业化的公司并不多。据悉,以协鑫光电、纤纳光电、极电光能为首的本土钙钛矿电池厂商正在尝试商业化。根据各公司披露规划,预计2024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新建产能近2GW。

其中,极电光能在去年12月宣布150MW生产线正式投产运行,今年开工建设首条1GW线,预计2024年投产,2026年底达到10GW产能;协鑫光电2021年已建成100MW产线,目前正在提升组件效率,计划在2024年建设1GW产线,2025年建设5-10GW产线;仁烁光能150MW中试线预计在今年三季度投产,在2024年实现量产,之后的GW线规划根据150MW线的调试结果而定。

令人不解的是,一众光伏头部厂商反倒是“按兵不动”。其中,就包括光伏巨头通威股份及隆基绿能。通威股份在去年的半年报中提到,其公司已全面展开了对钙钛矿/硅叠层电池等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而隆基绿能也宣布目前拥有钙钛矿相关专利20项,但该公司此前曾提及,目前钙钛矿电池大规模商业化并不成熟。东方日升近日也在互动平台回应称,公司对于钙钛矿电池的研究主要是叠层电池方向,目前该类技术尚处于实验室阶段。

编辑:舰长

东方日升涨跌数据

,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