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手上动作怎样分阴阳
太极拳基本动作
太极拳基本动作如下:
1、头正:虚领顶颈、两目内视、鼻尖对肚脐、两耳下垂、闭口卷舌。
2、身直:直腰扩带、虚胸实腹、尾闾下垂、背拔胸舒。
3、脚平:脚平屈膝、松胯圆裆(四平:脚平、胯平、肩平、两耳平)。
4、手长:沉肩坠肘、两臂松展、两弘弧圆、提腕沉指根空手心,中指与曲池成一线。
5、运动(行拳)技术要求:头和身体腰先动,脚板平吸三鼎重,肩胯肘膝两四分两两两两合,梢中根身节节通。
6、练功四步走:收心定意。舒展筋骨。协调平衡。修身养性。
7、练成四层劲:第一绷劲。第二整体劲。第三缠丝劲。第四化劲。
8、阴阳要平衡、虚实要分清:要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刚柔相济,动静相兼。
练太极拳的基本步骤:
1、静坐:
上身要求如静立,下身要求坐在与小腿等高的`椅子、屁股只坐三寸、两脚板与肩同宽平置地面。要天天练,要有内向思维和良性思维及立体思维(形象思维),使自己坐后浑身惬意。口诀是:一球充满二极(百会与尾闾)抻。
2、晃海:
尾闾固定,上身直立不变地摇晃,内脏放松、过饥过饱不练。
3、站桩(静立):
面阴背阳,类似立正姿势,两脚跟并拢、两脚尖分开(距离以大趾高骨处为本人一拳宽)、脚板四周均匀着地脚心空吸、重心在两脚心连线中点上。膝盖微曲对大趾根。尾闾垂对足跟。掖胯敛臀、松腰竖脊、虚领顶颈(要使脊椎骨节节松开)。
松肩垂肘、舒胸开掖。两臂自然下垂、小指对裤缝、指根松、手心开、两中指尖通过重心意对。头正项直鼻对脐,双眼皮下松内视、脸部肌肉全部放松、牙齿微着、舌尖轻抵上颚舌根松。气沉小腹、呼吸自然。
一般站15-30分钟,如惬意可延长。济生称此“为基本健康的路线”。要天天练,要练1-3个月,使己有了一种内抻劲即内劲方可练拳。口诀是:圆锥抻满天地通。
4、行步(猫步或叫趟泥步):
口诀是:三足鼎立下盘重。要天天练。
5、学六大架势:
大捋。揽雀尾。搂膝拗步。倒撵猴。云劈手。野马分鬃。
6、学九式太极:
先定步学上身动作。再学下肢动作(上肢不动)。最后合成。
练太极拳怎样分虚实
什么是虚?虚就是灵活松软轻灵含蓄。什么是实?实就是紧张坚实沉稳厚重。虚实在太极拳中是相辅相成的,如白鹤亮翅左脚在前足尖点地为虚,右脚全足着地为实。虚脚松落于地面而不着力实脚承受全身重量,不能似虚非虚似实非实。从生理学来讲,如果肌肉长时间紧张收缩会使生化过程发生阻碍很快疲劳,神经系统长时间兴奋也易产生保护性抑制降底肌肉工作能力。因此运动时肌肉应当协调有序地工作紧张与放松交替,这样不仅能训练中枢神经和身体的机能,而且在有节奏的周期性工作中肌肉紧张与放松交替还有助于恢复肌肉的工做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虚和实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虚和实是不断转化的,特别是这种转化不是突变而是渐变的。如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里的单鞭左手由右到左从起点到终点应看作“由虚到实”。身体和腰腿也要与手的虚实相配合,如含胸总是随手的收回而逐渐扩大,弓步和坐腰坐腿也须与手的速度相适应。脚落步时足跟先着地然后随手的接近终点而全脚徐徐踏实。李亦畲说:“实非全然站煞,实中有虚;虚非全然无力,虚中有实。举一身而言,谁是虚实之大概,究之周身无一处无虚实,又离不得此虚实,总要联络不断,以意使气,以气运劲,非身子乱挪手脚乱换也”,又说“虚实即开合”。
太极的核心是阴阳,也可称为太极之魂。虚实即阴阳,离了阴阳也就不是太极了。练拳时记住虚实交替阴阳互转的拳理,就会使太极拳的拳架更加准确内气会更加充实,真正收到调养心气延年益寿的效果。
怎样理解太极拳脚踩阴阳?
这句话应当是后人说的,前人一般讲下分虚实,上分阴阳,其实就是一组相反的矛盾,比如出拳,前脚锁住,后脚发力,两腿力量相反,则胯自然旋转,劲力上传至手,如此产生缠丝劲
太极拳阴阳55分怎么解释
无极变太极,起式后即分阴阳。简单而言,动的一侧(手,脚,躯干)为阳,静的为阴,阳到极致,招式发完,即变为阴。阴到极致,由静转动,即变为阳。太极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痕运转,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方为懂劲。
请详细介绍一下太极拳中的阴阳
任何武术套路其实都是讲究刚柔并进的。太极拳有它独特的发力方法,蕴涵一定的哲学思想,并且符合人体正常的运动规律,主要作用还是在于健身。
太极阴阳五行是什么?
陈鑫著作《陈氏太极拳图说》是第一部用阴阳五行解释太极拳的理论著作。
太极为家三大拳种(形意、太极、八卦)之一,之所以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传承至今,不在慢腾腾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在内含一套独具特色的拳学理论。归纳概括,即阴阳学说、八卦学说和五行学说。
古人讲“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所谓无极,即迷迷茫茫,混混沌沌,在人则为腹内中和之气;所谓太极,即动静变化,开者为动,合者为静,在人则为伸缩卷放;所谓两仪,即阴阳二气,阴动阳静,阴息阳生,在人则为虚实变化;
所谓四象,即前后左右,意注一向,防守四方,在人则为进退顾盼(对应金木水火土);所谓八卦,即太极八手,棚捋挤按,采挒肘靠,在人则为攻防之法。
简而言之,阴阳学说指的是身体的虚实变化,八卦学说指的是手上俯仰翻转,五行学说指的是脚下进退闪躲。以上只是概说,内之精妙,不可尽言,望学者细心揣摩,心悟体会。
扩展资料
掌握太极拳,必须掌握阴阳学说。太极拳吸收引进了阴阳的辩证哲理,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1、动静相兼。静是阴,动是阳,动从静中生,阳从阴中来。太极拳是静中求动,动中求静,动静相兼的运动,无论是先求无极的静中求动,不是行拳走架的动中求静,都以动、静二字为根本。
2、对立统一。太极拳每个动作中的开与合、虚与实、动与静、柔与刚的变化,既对立又统一。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使运动处于统一的整体之中。所以太极拳强调“有前必有后,有上必有下,有左必有右,有内必有外”的对称平衡运动规律。
3、相互转化。阴和阳是矛盾的双方,以各自的对立面为条件,互相影响,阴阳互济,虚实互助,刚柔相济,蓄发相变,互相转化。
如太极拳中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前先后,欲开先合,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柔中有刚,刚中含柔,化中有发,发中有化等理论,都说明了太极的本质特征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