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 为啥那么多人相信星座 星座预测真的准吗

为啥那么多人相信星座 星座预测真的准吗

调查显示:47.5%的人经常关注星座,将近30%的人觉得星座很有意思;星座文化做为一种亚文化现象,几乎渗透进了全部的青少年群体之中。很多人一见面就互相询问你是什么星座?

这么多人对星座感兴趣,星座真的那么准吗?

法国的研究人员做了一项测试。他们将一个已经被处决了的杀人狂,马塞尔.贝迪德的出生日期,寄给了一家提供星座预测分析的机构,希望得到一个预测结果。不久详细的分析报告就寄回到了研究人员的手上,这份报告是这样说的:“你的适应能力很好,是个可塑性很强的人,你在生活中充满了活力,在人际社交中举止得当,并且富有智慧,是个具有创造性的人,同时你非常有道德感。。。。。”此外,这份星座报告还对杀人狂马塞尔.贝迪德做出了进一步推断,说他在1970-1972年之间会经历一段情感上的波折。 事实上,这个很有道德感的贝迪德,不光是个负有19条人命的杀人狂,而且早在1946年就已被处以死刑了。

以上的例子其实就完全可以说明星座预测是否准确的问题。 那么即便如此,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人相信星座理论呢?

早在1948年,美国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实验,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这个著名的实验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他给一群人做了一个详细人格测试,测试完成后,针对每个人拿出两份测试结果,一份是真正的测试结果,而另一份则是笼统宽泛概括的一般性性格描述,然后他让参加测试的人们,从两份结果中,选出自己认为更准确的那一份。结果是,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那份概括的一般性描述,认为这份结果更接近于自己真实的性格特点。

这个实验反应了一种普遍的心理倾向,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即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真实特质。而那些真正符合其特征的描述,却难以引起人们的共鸣。这便是心理学中的巴纳姆效应,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所谓的星座、生肖、血型分析会非常准确了!说白了,那些概括笼统的一般性描述,就是一顶戴在谁的头上都合适的帽子。

这种现象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人在情绪低落、缺乏安全感的时候,心理层面的依赖性就会大大增强,从而大大增加了接受暗示的几率。同时在心理学上,主观验证的心理倾向,也是巴纳姆效应产生的原因。人们经常会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建立起一个逻辑,将一些哪怕不相干的事情与自己产生必然关联,进而证实支持自己的设想。例如当医生说出一种症状的时候,很多人便会立刻将相关症状,对号入座到自己身上,怀疑自己是否得了某种疾病,严重的还会因此产生焦虑、抑郁。

通过巴纳姆效应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平常所认为的那个自己,往往是受环境及外界暗示以后的自己,可能与真实的自己存在着某种偏差,也因此常常导致对自身认识的不准确。所以们我要学会面对自己,采用客观、科学的认知方法来认清自己,另外也要不断提升自己收集信息、辨识信息的素养,不断学习不断丰富自己,进而对己、对人、对事都可以做出明智的决断。

那这么说来,巴纳姆效应似乎成了认识自我的绊脚石,其实巴纳姆效应也存在很多的积极因素,比如在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的母亲一直在给予自己的孩子正面积极的评价,她不断的给阿甘强化与暗示:你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使得阿甘后来的人生,如同装满不同口味巧克力糖的盒子一般,丰足多彩。

人难在自知,但也贵在自知。希腊人2000年前就把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这句话刻在了神殿上。直到如今,认识自己依然是人类所面临的最大的人生课题之一。

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对星座文化的追捧,无非是以下3个原因;1、认识自己。2、了解他人。3、标明新奇与独特个性。这种神秘主义亚文化的功能之一,在于它能提供了一个与主流文化形态完全不同的视角,让热衷于追求“另类、新奇”的青少年群体,有了另一个维度对自己和他人进行一种全新的解读。

如果从社会文化角度来说,它也不失为一种让人重新自我建构的方式。只是需要知道,尽量汲取积极向上的一面,剔除那些千篇一律的附和,不要一出问题就拿预测来生搬硬套,总之发挥其积极的一面,避免其消极的一面,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的正确途径,还是要通过不断学习、思考、觉察、体验等科学的方式方法的。

关于巴纳姆效应你了解了吗?

洞察人性,从掌握规律开始,每天一个心理学规律,生活就此不同。我是浅草物语,如果你喜欢我的视频,一定要关注、点赞、评论、转发,你的支持是我成长的动力。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