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 快递的隐私面单实施了三个月 快递小哥称影响配送效率

快递的隐私面单实施了三个月 快递小哥称影响配送效率

近年来,快递电子运单作为记录用户寄递行为的信息载体,其涉及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今年4月,新的《快递电子运单》国家标准针对个人信息保护设立了专门章节,其中包括了禁止显示完整个人信息等内容。快递单“新国标”实施三个月,个人信息保护的实际效果如何?消费者、快递小哥对此又有什么样的反馈?记者近日进行了多方走访。

隐私面单日均普及率已超50%

据悉,本次新国标是基于2015年发布的《快递电子运单》邮政行业标准制定的,进一步规范了快递电子运单的类别、层数及规格尺寸,明确了快递电子运单上码号区、目的地信息区、收件人信息区、寄件人信息区、内件信息区、签收区等不同区域及信息内容要求,进一步优化区域划分与布局等。

记者从沪上多个快递驿站工作人员处获悉,从每天收到的快件量来看,目前使用隐私面单的快递包裹约占50%至60%。

而根据去年年底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全行业隐私面单日均使用量超1.5亿单,主要寄递企业自有渠道收件已基本实现全覆盖;累计破获窃取、贩卖快递信息案件206起。

“目前,隐私面单推广成效还是值得肯定,日均已超过50%,各主要头部快递企业执行力不断加强,隐私面单占比不断提升。”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解筱文表示。

消费者:入口设置复杂,容易漏选

实际上,隐私面单并不新鲜。从2017年开始,各家快递公司就陆续推出隐私面单服务,在快递面单上用“星号数字”或“笑脸数字”等来代替中间几位手机号码、用户名字和地址,以此保护用户个人隐私信息。

不过,即便推广了多年,现在不少用户下单时,还是会漏选这项服务或干脆根本不知道在哪里选择。“在APP页面,有隐址寄件服务选项,但登录微信小程序却找不到选项在哪。”不少消费者表示,之所以不选择隐私面单服务,不是因为不在意信息泄露,而是因为找不到选择服务的入口,或者根本没听说过这项服务。

记者测试了几家快递品牌的手机下单服务,发现不同品牌对于隐私面单使用的标准不同,选项也存在差异。

比如在“顺丰速运 ”微信小程序上可以直接勾选“信息加密”选项,对收寄件人双方姓名、手机号码、地址等信息进行隐藏处理;在中通和韵达的小程序上没有可选项,客服反馈系统默认隐藏手机号码。还有些快递品牌将这一功能设置为“增值选项”,需要进一步点开再勾选。

此外,消费者对于隐私面单使用的态度褒贬不一,部分消费者表示支持,认为这项规定有利于保护个人隐私,避免快递到手后还要自己动手处理面对面单,防止信息泄露,防止收到骚扰电话等,是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体现;还有部分消费者表示,隐私面单的使用增加了麻烦。

“现在取快递时,当名字后一位与详细地址被隐藏的时候,相同地址与相同姓氏的人员就非常容易搞混,需要对照货品,或者通过虚拟号再联系,浪费时间且容易拿错快递。”有过几次错拿经历的消费者黄先生表示。

快递小哥:派送效率受影响

不仅如此,很多快递小哥也吐槽隐私面单件难送,且容易引发投诉。“难送”的原因主要快递面单隐藏了收件人的电话、姓名等敏感信息。

“现在很多快递柜在隐私面单方面并未与快递公司同步,快递员需要手动输入手机号,此时就需要快递员在后台对快件逐个查询,再输入,严重影响投递速率,”某通快递员小葛告诉记者,自己想通知消费者取件时,必须使用公司发放的手持终端,若出现信号不好的情况,还需要手动输入联系,费时费力。

并且现在很多消费者设置了骚扰拦截,当虚拟号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时,手机系统会容易自动默认为骚扰电话进行拦截,就会形成客户未收到任何消息,但快件显示签收的情况,投诉随之而来。

上述快递员直言,支持隐私面单推广,但是不应设置各种壁垒,增加末端操作难度。各个快递公司的系统不兼容其他家的隐私号,给快递员和驿站带来的更多是派送效率低与赔偿增加的情况。

建议:打通产业链信息壁垒

快递行业咨询专家徐勇表示,新标准所要求隐私面单,其实是对快递服务领域,对寄送信息处理方式、服务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快递使用隐私面单,不只是换一张面单那么简单,在运营层面包括电商、快递接单到末端各个环节,都必然需要打破“明单”服务的惯性,作出相应的调整与适应。

有调查显示,如今制约隐私面单普及率提高的因素不少。比如,上游电商进行信息隐藏后,不和下游的快递企业共享数据,导致上下游形成信息壁垒的问题;又如,快递企业提供信息加密服务缺乏统一标准,导致消费者容易漏选或者忽略该服务;再如,投送环节,相较以前一目了然的电子运单,在投递过程中必须使用扫码枪扫描获取具体信息后才能进行投递,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配送效率。

因此,上述专家建议,推广快递隐私面单,显然需要打通产业链全流程壁垒,加快推进信息数据处理标准化、信息数据通联一体化,以及末端服务的规范化,消除标准执行的阻力。同时,有关部门应出面,指导行业加快推动信息数据库、终端系统“兼容”建设,以及终端投送智能设施设备共建共享与信息识别便利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