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相关文章
-
早稻收获“加速跑”:单产提升行动显成效 丰收基础稳
早稻是我国全年粮食收获的第二季。今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主产省份统筹产粮大县奖励等项目资金,支持关键措施落实。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全国早稻播种面积保持稳定,目前,早稻收获进展顺利。...
-
今年全国夏粮实现稳产丰收
西部部分地区持续调整夏秋作物种植结构,调减夏杂粮、春小麦等夏收作物,改种玉米等秋粮作物,夏粮播种面积有所减少。 今年全国夏粮单产375.6公斤/亩,比上年增加0.1公斤,基本持平。今年,河南、陕西等主产区发生了较重旱情,对夏...
-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 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刘国中来到北京市平谷区,深入数智农场、农业科创中心、种业企业、农业产业园、为农服务中心等,实地了解农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新品种培育、设施农业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情况。他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科技现代化,因地...
-
中赞农业合作结出新硕果
讲座配套发放了包括辣椒、万寿菊等标准化种植操作手册在内的图文并茂教材,让标准化知识通俗易懂,便于农场工人理解和掌握。 在赞比亚南方省锡纳宗圭农场,中国专家与当地农场工人一起劳作,逐一指导辣椒和万寿菊的播种、移...
-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数据显示,我国中低产田占比超过三分之二,退化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40%以上。 土地制度改革有助于破解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障碍、激活土地资产价值、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这既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缩小城乡...
-
行进中国|念好文旅经 乡村正振兴
曾经,“守着金山讨饭吃”是这里真实的写照:2021年,村里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5000元,超过一半人口是脱贫户。 “那时候能挣钱的路子少,只能种点茶叶和水稻,卖不上价格不说,还不好卖。”王菊成为村民增收的“金叶子”,带动户均增...
-
绿色储粮技术赋能大国粮仓
近年来,绿色储粮技术持续创新,一系列确保粮食常储常新、节粮减损的科技手段纷纷登场。 “每一粒小麦都是会呼吸的有机体。粮食储藏是使小麦几乎接近休眠状态,从而最大程度减缓品质变化。”中储粮阜阳直属库有限公司副总...
-
供销系统护航“三夏”生产
服务驿站。 做好产后服务、烘干收购—— 夏收时节,做好粮食烘干晾晒和收储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当前,全国各地供销合作社正充分发挥系统1.7万多家生产性为农服务中心的粮食烘干、仓储等设施优势,全力做好小麦晾晒...
-
良机良法“智”绘夏播图 科技为秋粮“丰”景打好基础
新疆和田计划播种90万亩夏玉米,当地主推免耕播种集成技术,通过新型播种机直接在麦茬地上种玉米,缩短播种周期的同时有效保护土壤肥力,促进玉米增产。 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当前,春播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长势正常,夏播...
-
国家发改委:今年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有保障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6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在会上表示,总的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的粮食生产基础不断强化,今年我们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是有保障的。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
-
更实、更细、更“智慧” 气象服务护航“三夏”保障夏粮丰收归仓
当地气象部门建立智慧农业气象客户端平台,精准预测出雨量、旱情等农事数据,让大田实现高效“智慧”节水灌溉,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内蒙古宁城县天义镇包古鲁村村民周全福今年种植1000亩玉米,由于气候和自然条件,曾经经常出现...
-
“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 预计平均机收损失率继续控制在1%以内
随着近年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加力推进、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等惠农政策调整优化,我国农机装备加快迭代升级,今年夏收全国投入联合收割机80多万台,其中跨区作业的超20万台,国产每秒9公斤至10公斤的大喂入量联合收割机已成为...
-
报告显示今年我国农业生产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5》预测,2025年,中国农业生产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粮食供应总体保持稳定,中国农业更是持续发力,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
-
全国夏播粮食进度已过半 播种进度快于常年
(记者李栋)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目前全国夏播粮食进度已过半,播种进度快于常年。秋粮是粮食收购大头,占全年粮食产量七成以上,主要包括水稻、玉米、大豆,分布在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等地的13个粮食主产区。...
-
夏粮收购忙,新麦质优价稳 全国现存粮食相关企业超23.5万家
同时,进口小麦主要用于品种调剂,预计后期进口量将大幅下降,为国内小麦市场创造良好预期。 小麦消费渠道多样,包括制粉、工业和饲用消费。今年小麦制粉消费保持高位,饲用消费增长,总需求提升。此外,我国推广“四良”融合,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