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价格攀升 钨产业发展前景向好
在自然界,钨的硬度仅次于钻石,密度则接近黄金,几乎“啃得动”所有东西,号称“工业牙齿”。近期,钨价节节攀升,涨至历史高位,上海钢联数据显示,5月26日,黑钨精矿价格为16.55万元/标吨,相较4月初(14万元/标吨上涨18.2%。中间品价格也水涨船高,5月26日,仲钨酸铵(APT价格为24.4万元/吨,相较4月初上涨17%。
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了解到,近期钨原料价格上涨缘于供需基本面驱动。钨矿开采配额有所收紧,老矿山含钨量缩水,新矿山接棒乏力。专家认为,在需求端,PCB(印制电路板切削刀具等领域用钨量仍有增长潜力。中长期来看,钨产业景气度或将持续向好。
多重因素造成钨原料供应紧张
业内人士认为,钨原料供应总体减少是钨价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方面,2025年首批钨矿开采配额下滑;另一方面,现有老矿山品位下滑、增量资源有限。
我国是主要的钨生产国和消费国,数据显示,2024年钨矿产量约6.7万金属吨,全球占比为82.7%。为促进钨矿资源的有效保护、科学合理利用,我国对钨矿实行总量控制管理。今年4月3日,自然资源部下达通知,2025年度第一批钨矿(三氧化钨含量65%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58000吨,较2024年度第一批指标减少4000吨。
江西、湖南是我国钨精矿主产区,也是钨中游企业采购原料的主要省份。此次江西的控制指标为21300吨,较2024年同期减少2370吨;湖南的控制指标为15530吨,与2024年同期持平。
中钨高新证券事务代表王玉珍表示,从第一批下发的钨精矿开采配额来看,由于中钨高新主要矿山位于湖南,所受影响不大。公司旗下柿竹园矿山属于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较高的大型矿山,绿色化、智能化水平较高,或更符合配额分配政策鼓励的方向。
一位钨企采购人士认为,除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在收缩外,当前市场已完成去库存。此外,钨产业链绿色转型持续推进,对钨矿开采的管控也更加严格。随着对钨环保、出口方面的管控增强,市场上开采手续不完整的钨矿逐渐消失,钨矿供应少于往年。
老矿山品位下滑也是供应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翔鹭钨业在近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中表示,全国大多数项目预计在3年后投产,在营矿山受总量控制影响,总体产量保持平稳。国际项目方面,越南钨矿产量下降,最大增长来自哈萨克斯坦巴库塔钨矿。全球钨精矿新建项目进展缓慢,现运营矿山总体保持基本稳定,再生原料受限于总消费量,保持平稳增长趋势。
市场需求增长潜力可期
在需求端,多个领域用钨量仍有增长潜力。
翔鹭钨业披露,低空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可控核聚变发电技术兴起,技术迭代加快;增材制造技术日趋成熟,在钨及硬质合金材料领域已实现样品制造,产业化可期。热喷涂技术应用逐步扩大,市场前景也较为乐观。此外,国际经济复苏预期和库存重建或拉动钨的需求,预计今年钨消费呈持续增长态势。
王玉珍表示,受益于云计算、AI、机器人等发展,PCB切削刀具的需求增速较高,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也将带动这一细分领域刀具需求增长,从而带动用钨量增加。而钢铁冶金等行业用钨量或阶段性下降。目前,钨精矿、APT、钨粉等价格都在上涨,但今年以来下游客户对高价的承受力度也在增强。
一家江西钨企的营销人士则表示,公司钨铁订单比较饱满,硬质合金一般,粉末订单在萎缩。硬质合金下游客户目前仍以消化库存为主。
产业发展前景向好
对于钨产业未来发展,业内人士持乐观态度。
上述钨企采购人士表示,钨供应端增量有限,且价格被市场低估,钨价未来仍有上涨空间。
上述江西钨企营销人士表示,近期钨价已有回落迹象,若后端需求增长,对价格接受度较高,钨价可能继续上涨。
王玉珍预计,当前钨价中枢抬升,钨价将围绕新的价格中枢波动。当前矿山开采的刚性成本持续上升,驱动价格中枢有所抬高。
在2024年公司业绩说明会上,厦门钨业董事长黄长庚表示,钨与全球产业结构紧密相关,其下游消费对价格变化并不敏感。当前钨业供应较为紧张,光伏用钨丝等领域需求增长,长期而言看好钨业景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