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合力破解私域直播坑老骗局

合力破解私域直播坑老骗局

  当一粒祈福珠成为钓饵,当128元足贴化作购酒通行证,当“御医传人”在直播间兜售“王室特供酒”……一套精心设计的剧本正在数十个药酒直播间同步上演。时下,一些药酒商家在私域直播间共享同一套话术模板,背诵同一份行医多年的台词,吹嘘药酒神奇功效,针对银发族展开精准围猎。

  私域直播以具有高黏性、强触达、隐匿性强、流动性大等特点成为网络商业领域的新宠,但其隐匿性也为药酒违法违规宣传与销售提供了温床,导致药酒在私域直播领域呈现野蛮生长态势。商家将各种普通药酒一番包装后送进直播间,经“伪名医”“伪专家”之口,这些药酒摇身一变成为“特供酒”“奇酒”“仙酒”,宣称能消百毒、治百病。此类夸大功效、虚构荣誉、虚假承诺的行为,不仅严重侵害老年群体的财产安全与健康安全,更在不断蚕食着社会信任的基石。

  规范私域健康直播刻不容缓。平台方必须压实主体责任,严格把控准入环节。一方面,要强化事前准入管理与身份核验,针对高风险特定品类主播设置更高准入门槛;另一方面,须完善事中监控与内容审核机制,借助技术手段对私域直播内容进行监管识别。同时,要畅通举报渠道并提升响应效率,建立分级响应机制,对高风险举报内容实施私域直播“熔断”机制。对于经确认存在违规行为的直播间及相关主体,平台必须依法依规采取警告、限流、关停、清退等阶梯式处罚措施,形成有力震慑。

  生产企业须履行主体责任,不能以贴牌包销为由规避应尽义务,既要强化对承销商的资质审查与营销行为监督,更要与销售方共同承担起产品质量保障、合规宣传推广等相关责任,形成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

  相关部门要聚焦当前私域直播行业中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强化监督检查力度,明确界定私域运营主体各方的法律责任,要求私域直播运营者进行真实身份备案与信息公示,实现“虽处私域,仍可溯源”。同时,创新监管技术,加大对AI巡查技术的投入力度,实现对私域直播内容的实时语义分析、图像识别及风险预警。对于查实的违法违规行为,不仅要处罚直接责任人,更要穿透至背后的品牌方与供货方,并建立私域直播主体“黑名单”制度,实施联合惩戒,构建起一套多维度覆盖、全链条闭环的监管治理体系。

  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倡导以真实体验、专业知识、真诚互动为核心的真实营销理念。鼓励行业内部开展相互监督,建立会员间的虚假宣传线索互通机制和“黑名单”共享机制,形成行业内部的自净能力。对于消费者而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秉持理性消费观念。

  整治私域直播乱象,是对商业诚信与管理智慧的双重考验。唯有法律之剑高悬、技术之眼锐利、平台之责压实、行业之律内生、民众之智觉醒,方能涤荡虚假宣传的阴霾。这不仅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守护,更是数字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