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筑基、绿色转型添翼 阳光保险多维赋能新质生产力
今年两会,“新质生产力”仍然是热词之一。政府工作报告围绕2025年工作任务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并指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
阳光保险始终向“新”而行,以保险力量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与创新底座,推动创新力跑出“加速度”;以业务“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绘就新质生产力绿色底色;以科技硬实力重塑保险业生产力内核,促进传统保险升级迭代。
金融活水浇灌科技创新
在当今数字经济时代,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可或缺。去年,国产3A游戏代表作自上线以来便引发全球广泛关注,该游戏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独特的玩法和精美的视觉效果,更在于其背后强大的知识产权布局。据了解,游戏开发商通过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确保了游戏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利益最大化。
而知识产权保险作为风险管理工具,正逐步成为保障企业创新成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和信心、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阳光保险集团旗下阳光财险推出专利执行保险、专利被侵权损失保险、商业秘密被侵权维权费用补偿保险、商业秘密被侵权损失保险等知识产权保险相关产品,这种多样化的保险产品能更好地满足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需求,筑牢企业创新安全屏障。2024年当年累计提供知识产权保险保障近2176万元,服务客户超500家。
近年来,阳光保险加速培育科技金融硬核实力,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的支持力度。2024年,累计为868家科创类企业提供风险保障413亿元。
其中,除了上述的知识产权保险外,阳光保险也在不断为企业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的各类网络安全风险提供全面保障。早在2016年阳光财险推出“网络安全综合保险”;2023年进一步推出以“安全防护 保险保障 风控伙伴”为核心的全流程网络安全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公司牵头申报的《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网络安全财产类保险服务方案》《医疗行业网络安全财产类保险服务方案》入围工信部网络安全保险典型服务方案名录。2024年累计为客户提供近1.2亿元网络安全风险保障,覆盖领域包括互联网科技行业、医疗行业等。
去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国多地低空经济发展进入加速期,热度不断,催生了风险保障新需求。阳光财险主动谋划、靠前布局,持续加大政策及产业链研究,聚焦“低空经济 消防、低空经济 巡检监测、低空经济 物流、低空经济 载人交通”等重点领域,对接头部企业开展风险需求调研,积极推进战略合作。截至2024年末,阳光财险累计为浙江、湖北、海南、重庆、上海、北京等21地无人机项目提供4.6亿元的风险保障,支付赔款73万元。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保险业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服务对象,因此企业的需求即是保险业的发力方向。阳光保险将始终以科创企业需求为导向,将产品服务高效对接市场需求,助力创新之花结出发展之果。
绿色答卷助推点“绿”成金
夜晚,一辆辆满载垃圾的运送车在垃圾回收车间卸货,紧跟着,巨型抓斗将抓起几吨的生活垃圾投进焚烧炉进行燃烧,热能最终转化为电能,每年发出的数以亿计度电点亮了万家灯火。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垃圾处理问题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挑战。垃圾焚烧发电成为了全新的处理方式,它可以通过高温焚烧消除垃圾中大量有害病菌和有毒物质,有效控制二次污染,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并通过产生的热能进行发电,将垃圾中的化学能转化为清洁电能,高度契合新型电力系统绿色低碳的发展需求。
为支持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运营,阳光保险集团旗下阳光资产与中国节能合作发行阳光-中国节能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一期,登记规模16亿元,阳光资产以资金支持中国节能旗下的4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营运资金补充,深入践行绿色环保理念。
近年来,阳光保险积极向“绿”而行,通过绿色投资、绿色保险、绿色运营等多种方式做好绿色金融篇章,点“绿”成金。除了上述的绿色投资外,去年,阳光财险积极对接外部科技公司、再保险公司,在黑龙江、山东威海推出林木碳汇价值保险,助力提升森林灾害保障水平,提高森林固碳能力;在山东、湖北推出天气指数保险产品,承保范围涵盖玉米、茶叶、猕猴桃、螃蟹、鱼虾,助力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保障农业稳定发展等。目前,阳光财险已在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技术等领域创新布局,同时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保险、提供企业减排设备碳损失保障、开发绿色建筑专属保险产品等方式持续丰富绿色保险产品服务体系。
绿色生产力在实践中已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支撑,阳光保险也将持续践行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内涵,矢志让绿色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智能驱动重构保险保障
拥有悠久历史的保险业向来被认为是一个传统产业,但随着当前科技创新的演进,保险业也不断与科技碰撞,焕发出全新活力。
比如在客户服务方面,阳光保险打造推出智能客服机器人,如今已实现车险报案、保单查询、理赔查询、投续保咨询和批改保全等保险服务的智能化处理,累计服务用户数近4000万人次,整体客服满意度超过88%。2024年,阳光保险还上线“客户家庭保障需求建议系统”,真正站在客户视角,以“三五七”理念为核心,追求极简、极快、极全、极智和极好的五极体验,精准挖掘客户实际需求,让客户不多花一分冤枉钱,还能拥有全方位的保障。
在客户关心的理赔方面,具有阳光特色的“现场闪赔”服务持续提升质效,从2024年数据来看,阳光财险处理车物轻简案件90万件,最短时间仅6分钟;处理小额人伤案件近3万件,最短时间仅15分钟。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小额人伤案件的赔付背后来自于一款科技感十足的产品——人伤智能定损机器人。据了解,这款机器人基于小额伤情AI识别模型,结合阳光人伤数据库,可快速出具定损方案,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车险人伤定损作业模式。这是保险行业中首次利用多模态模型实现人伤智能定损,有效帮助理赔人员快速结案,提升效率。
自2024年3月正式上线启用以来,人伤智能定损机器人的单证分类及伤情识别准确率分别达到95.6%和85.85%。通过使用工具,加快了案件处理速度,加强了案件处理准度,不仅让广大消费者能体验快速理赔的服务,更释放出AI技术对重塑传统作业流程、提升服务品质的巨大价值和潜力。
线下消费场景也在不断升级。阳光保险创新推进线下E柜面,实现柜面事项全面线上化、电子化、自动化,客户体验进一步提升。同时,打造“阳光E店”无柜面门店新模式,临柜客户通过“一站式5G视频服务”和“云视频客服”,实现线上批改车辆信息、批改险种等功能,有效打通线上 线下服务,让服务更高效、更便捷。
科技的身影也不断出现在农险业务之中。例如阳光保险采用行业领先的“牛脸识别”技术,可以赋予每一头承保的牛“身份证”,提升了农险承保验标的效率和质量,实现了“精准承保”“精准理赔”,同时,“牛脸识别”也缩短了结案周期。
除了“牛脸识别”技术外,阳光保险也研发出“线上视频”技术解决偏远地区农险赔付痛点、卫星遥感技术助力高效查勘理赔等,以科技与专业赋能农险提质增效。
从织好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保障网,进一步推动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到促进保险业自身的产业革新与升级,进而推动生产力的跃迁……阳光保险正立足于科技红利、时代机遇,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增添更多“新”意与“心”意。未来,阳光保险也将在创新文化的驱动下,续写新质篇章,引领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