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学前教育会带来哪些新变化?一文读懂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将对所有幼儿园大班保育教育费进行减免,这一举措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家长和幼儿园反馈如何,这一政策出台,会带来哪些新变化?
部分幼儿家庭育儿成本降低
《意见》明确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的保育教育费;对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无论公办、民办,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所有在园大班儿童都能享受。这项政策带来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家庭育儿成本的降低,经测算,仅今年秋季一个学期,就能减少全国家庭支出200亿元。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东桥镇草市村村民 叶丽晴:像我们村的幼儿园,一年下来也要小四千块钱,对我们家来说也能节省不小的一笔支出。
广东省珠海市市民 齐庆:算了下大概应该能省到6000—7000多,我们现在考虑想带孩子去旅游,增长孩子的眼界。
助推民办幼儿园向优质发展
采访中,一些民办幼儿园负责人表示,政策实施后,公办幼儿园大班保教费全免,对于选择民办幼儿园的家长来说,还将自己承担一部分保育教育费,这会让家长对其教育品质有更高的期望值,将助推民办幼儿园向优质发展。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新星跨世纪幼儿园园长 孟祥红:公办幼儿园免除保育教育费以后,这就倒逼着我们需要更突出自身优势才能吸引家长,更专注于差异化教育服务,这会倒逼我们不断提升教育品质和服务水平,我觉得更有利于优质民办园的发展。
助推普及普惠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此前至少有400余个县区实施过减免保教费政策,大部分地区是由地方财政负担,属于区域性惠民政策,助力了当地学前教育的普及普惠水平。近年来,国家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以年均13.8%的速度增长,2023年,已增长到3150亿元,此次减免的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由中央财政拿大头,相当于学前教育资金投入再做“加法”,这将有助于普及普惠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梁慧娟:对于已经先期推行地方性免保教费政策的地区来说,有了这笔国家投入,相当于由中央财政帮他们负担了(原有的减免保教费资金,那么就富余出来了一部分学前教育经费,那么我觉得他们可以更从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推进学前教育向更高水平的普及普惠发展上,比如用于教师培训、提升办园条件等等。而对于大部分地区来说,中央财政的这笔投入和后续不断健全的投入机制保障,都会在“保基本、保普惠”方面发挥关键保底作用,促进适龄儿童获得更加公平的教育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