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贴息落地倒计时 部分银行开启预热营销找客户
9月1日起,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将正式实施。记者采访获悉,金融机构各项准备工作进入“最后一公里”,系统测试、细则优化、窗口上线等同步推进,部分银行已开启预热营销相关贴息产品。
具体操作中,客户授权后金融机构会自动识别消费信息,并进行定期自动贴息。业内人士认为,这既有利于简化流程,也有利于金融机构加强信贷资金用途和风险管控,确保消费贷款和贴息资金真正用于支持消费,推动消费贷市场健康发展。
进入系统测试阶段
实施细则预计下周发布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发布后,六大行及多家股份行、消金机构迅速响应,宣布将依法合规推进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工作,具体办理渠道、操作指引等实施细则后续将通过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公布。
从响应到落地,金融机构准备得如何了?记者采访了解到,消费贷贴息政策实施进入倒计时,目前银行正紧锣密鼓地开展筹备工作,并优化实施细则。预计部分银行操作指引细则和手机银行App上的消费贷贴息窗口将于下周落地。
“我们海报已经做好了,目前只支持额度测算,马上会出细则。”一家国有大行上海分行的客户经理告诉记者,消费贷受众广,最近在手机银行App首页,将会有一个比较醒目的窗口链接,点进去可以看到具体贴息金额等信息,因人而异。
部分银行已在进行最后的系统测试。“目前已在测试阶段了,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细节的调整。”某大行人士告诉记者,正常上线窗口是8月26日,如果质量达不到上线要求,可能会再延两天,然后再进行紧急上线。
消金机构方面,也正在优化服务流程,以确保政策红利直达消费者。“业务部门现在非常忙,包括做好台账给有关部门审核等。”一家头部消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单笔5万元以下的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10万元,其客户的特点是“贷款金额小、频次高”。他们在想办法优化操作细则,让消费者更受益。
记者注意到,已有多家银行明确了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操作方法。
工商银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第一步是交易信息授权。客户在主动申请个人贷款贴息业务时,该行会发送短信进行验证,授权后该行会自动识别客户的消费信息和符合贴息政策的所有消费贷款。第二步是定期自动贴息。在贷款结息日,该行在向借款人收取贷款利息时,系统会直接扣减符合贴息政策的所有消费贷款的贴息资金,并发送提示短信。
“为简化流程,针对符合贴息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客户,我行将按政策规定的贴息比例和上限核算贴息金额,并在收取贷款利息时直接扣减财政贴息资金;客户可以通过手机银行自助查询贴息金额,我行也会通过发送手机短信告知。”光大银行客户经理说。
抢机遇巧营销
消费贷实际利率将降至“2字头”
8月下旬,多家银行已开始提前预热、积极营销,抢抓机遇、抢占客户。
“随借随还,循环提款;无担保无抵押。”上述一家国有大行上海分行客户经理表示,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可享,到该行办理消费贷消费可享最高3000元贴息。
“赶紧扫码测额,提前锁定额度吧!”日前,另一家国有大行上海奉贤支行人士也在朋友圈预热吸引客户,她告诉记者,9月1日起享消费贷贴息福利,现在可以先到网点来测测额度,或者在手机银行上看看贷款预测额。
该行的宣传信息显示,额度高至100万元,最长可贷7年,年化利率3%起。“消费贷利率没有发生变化,一直是3%。执行贴息政策后,实际消费金额可以享受贴息,借款人实际承担的利率可以下降。”上述国有大行上海奉贤支行人士说。
记者走访多家银行获悉,目前银行消费贷最低利率普遍为3%。这意味着,在消费贷利率不变情况下,贴息后借款人实际承担利率有望降至“2字头”。
比如,光大银行客户经理也称,申请的个人消费贷款,如果符合政策要求,实际用来消费的部分可以享受年化1%的贴息。“贴息计算基数为借款人在政策执行期内,使用个人消费贷款支付的符合条件的消费汇总金额”。
自动识别消费交易
合规使用消费贷资金
业内人士认为,要关注贴息贷款投放使用的合规性,须防止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等领域。
多家银行强调合规使用贷款资金。工商银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对象为个人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对于未实际用于消费部分,不予以贴息。“客户须按照贴息政策及贷款合同约定要求,合规使用贷款资金,建议优先使用放款账户进行消费”。
一家国有大行在宣传消费贷贴息的海报上也明确提示,消费贷贷款资金禁止用于:购房及偿还住房抵押贷款;股票、债券、期货、金融衍生产品和资产管理产品等投资;固定资产、股本权益性投资;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用途。
为防范资金违规使用,金融机构正在构建“场景闭环 动态识别”的管理体系。“资金必须实际用于消费,贷款经办机构可以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方式,自动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这部分可享受贴息政策。”一家股份行相关负责人士告诉记者,如果借款人使用个人消费贷款用于一些非消费领域,或是其他违规套利行为,将无法取得贴息资金。
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高级副总监李倩认为,合规操作需要做到“款项直付消费场景商户”,避免资金经借款人账户周转;同时通过交叉比对账户信息、电子流水防伪标识及交易凭证等,确保交易真实性及审查交易对象合规性。
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