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 康养赋能认知照护:国华人寿联动合悦家启动阿尔茨海默病月,100个免费名额缓解家庭照护压力
在人口老龄化深度推进与认知障碍人群规模持续扩大的双重背景下,“保险如何联动康养资源,破解阿尔茨海默病照护难题”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口已达1.9亿,占总人口13.5%,而阿尔茨海默病作为老年人群高发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不仅让患者面临认知衰退困境,更让千万家庭承受着“照护难、压力大”的现实痛点——我国首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生存状况调研报告》显示,超65%照护者陷入“看不到治疗希望”的心理困境,近70%照护者健康受影响,78%以上社交生活被挤压。在此背景下,保险机构正通过“公益落地 资源整合”的模式,探索“保险 康养”在认知照护领域的实践路径。
9月5日,国华人寿旗下康养品牌国华・合悦家康养社区,以“早防早治,守护认知”为主题启动2025年阿尔茨海默病主题月活动,国华人寿公益基金会同步参与,二者联合推出核心公益举措:面向全社会认知症患者开放100个为期7天的免费专业照护体验名额,服务周期覆盖9月5日至10月5日,入选长者将享受“日常起居照料 健康动态监测 定制化康复训练 营养膳食管理”的全流程服务。这一行动不仅为长期负重的照护家庭提供“喘息空间”,更凸显了保险机构从“风险保障”向“全周期健康服务”延伸的行业趋势——通过整合康养实体资源,将保险的社会公益属性转化为可落地的照护服务。
活动现场,医疗与养老行业资源的联动进一步凸显“保险 康养”的生态价值。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徐群教授带来权威医学解读,指出阿尔茨海默病早期主动就诊率不足10%的核心问题,同时介绍了脑脊液检测、PET-CT影像诊断等早期筛查技术,以及仁济医院正在推广的“手机端数字化筛查工具”——这些医疗资源的介入,让合悦家的照护服务形成“早筛-干预-照护”的闭环,而这背后正是保险机构通过康养社区搭建的“医疗专家 照护团队”协作平台。
针对认知照护的专业性需求,国华・合悦家还引入国际成熟经验,与日本头部养老运营服务商MCS美邸养老达成合作,将日式照护“尊重长者自由与选择”的核心理念融入服务。MCS中国区总裁王思薇通过案例证实,即便是中重度认知症患者,通过定制化照护计划与情感支持,仍能提升生活质量、重获尊严——这一资源整合逻辑,正是保险机构在康养领域“补短板、强专业”的典型路径:通过联动国内外优质养老服务方,弥补单一机构在照护经验上的不足,为患者提供更具人性化的服务。
国华人寿董事会秘书、国华・合悦家康养品牌主理人黄士杰的表态,点明了保险机构参与认知照护的核心逻辑:“真正的关爱,在于付诸行动。我们不仅送出关怀,更提供切实的服务。”从实践来看,这一“切实服务”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通过公益名额直接缓解家庭照护压力,如活动现场播放的纪实短片中,97岁认知症王奶奶在合悦家重拾俄语、笑容常驻,其异国子女的担忧得以缓解;另一方面,通过主题月后续的科普讲座、社区筛查等活动,推动认知健康知识普及,从“事后照护”向“事前预防”延伸,这与保险行业“风险前置管理”的核心思维高度契合。
当前,“应对老龄化”已成为保险行业转型的重要方向,而阿尔茨海默病照护作为其中的难点领域,需要更多“保险 康养”的创新实践。国华人寿此次联动合悦家与公益基金会,既发挥了保险资金的公益属性,又依托康养实体实现了服务落地,更通过整合医疗、国际照护资源构建了相对完整的服务链条。这种模式不仅为认知症家庭带来实际帮助,更为行业提供了参考:保险机构在参与养老服务时,可依托自身资源整合能力,将“保障”与“服务”深度绑定,在解决社会痛点的同时,实现“风险保障-健康管理-养老服务”的全链条价值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