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股东和董监高频出手 上市银行获增持释放积极信号
近期,苏州银行、青岛银行、南京银行等发布公告称,基于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等原因,重要股东或董监高拟增持自家银行股份。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重要股东或董监高增持后不一定对银行股价上行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真金白银增持自家银行股份,释放出相关主体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以及对银行自身投资价值和成长潜力的持续认可。
多家银行发布增持计划
近期,多家上市银行发布增持计划,增持主体多为银行重要股东和董监高。
例如,9月7日,苏州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董事长崔庆军,执行董事、行长王强,监事会主席沈琪,执行董事、副行长李伟,副行长贝灏明等人拟合计增持不少于420万元苏州银行A股股份。此次增持计划实施期限为9月8日至12月31日,增持主体增持所需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
9月2日,青岛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大股东国信产融控股计划通过二级市场交易的方式增持青岛银行股份,增持后国信产融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将达到19.00%至19.99%,增持青岛银行股份的数量不少于2.33亿股且不超过2.91亿股,实施期限为该公告披露之日起6个月内。
8月4日,南京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股东南京高科基于对该行未来发展的信心和价值成长的认可,7月24日至8月4日期间,以自有资金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南京银行股份750.77万股,南京高科持股比例由8.94%增至9.00%。
认可自身投资价值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邮储银行、光大银行、浙商银行、华夏银行、重庆银行等十余家上市银行发布公告称,重要股东及董监高拟出手增持自家银行股份,部分增持计划已经实施完成。
谈及出手的缘由,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于晓明认为,主要是银行重要股东及董监高对银行未来发展、业务拓展及盈利能力抱有信心。当前,银行股整体估值仍处低位,并能为投资者提供稳定回报。
此外,银行股基本面持续向好。根据A股上市银行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整体来看上半年银行业绩明显回暖,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0%、0.8%,较一季度双双转正。其中,非息收入增长对银行业绩改善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银行板块获资金青睐
今年以来银行股获得险资等资金的青睐,股价涨势喜人。
根据A股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截至6月末,险资共出现在超700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从行业来看,险资对银行股较为青睐,按持股数量统计,前十大重仓股中有六只为银行股。
中泰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戴志锋告诉记者,银行底层资产风险有兜底,资产质量稳健,业绩稳定,有力支撑了高且稳定的银行股股息率。在“资产荒”背景下,银行股受到险资等长期资金的青睐。
华福证券发布的研报认为,银行股投资逻辑已从以宏观经济为锚的“成长周期”转向以资产稀缺性为核心的“低波红利”。在当前环境下,投资者更关注稳定、可持续的回报。国有大行因其高股息、低估值和防御属性成为核心红利资产,股份制银行和优质中小银行则在特定阶段能够提供成长与红利的外溢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