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第28届CSCO年会聚焦“变革诊疗,攻克癌症” 覆盖肺癌、乳腺癌等高发癌种

第28届CSCO年会聚焦“变革诊疗,攻克癌症” 覆盖肺癌、乳腺癌等高发癌种

  财经9月12日讯 2025年9月10-14日,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召开,聚焦中国肿瘤领域规范诊疗及创新引领。

  阿斯利康参与本届CSCO大会并支持十余场专业学术交流,覆盖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肿瘤等高发癌种。

  其中在“变革诊疗,攻克癌症”企业专题会上,CSCO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科大学基础医学与临床药学院院长秦叔逵教授,CSCO前任理事长、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名誉所长吴一龙教授,CSCO候任理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副主任江泽飞教授,CSCO副理事长、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 殷咏梅教授,CSCO肿瘤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副主委、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韩宝惠教授等国内权威专家,聚焦肺癌、乳腺癌和消化道肿瘤等高发疾病诊疗新范式,探讨肿瘤精准医学、创新治疗模式、患者全病程管理及中国创新引领全球等科学前沿话题。

  “中国已成长为全球创新药研发的战略核心。阿斯利康依托多元化的研发平台,包括新型抗体偶联药物和放射偶联药物、细胞疗法、新一代免疫治疗等多种创新手段,从多个角度精准攻克癌症。”阿斯利康全球高级副总裁、全球研发中国负责人何静博士表示,阿斯利康应用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和计算病理等颠覆性技术,实现更早期、更个性化的干预,致力于为患者带来长期生存和治愈的可能。同时坚持“在中国,为中国,惠全球”的承诺,通过加速全球合作,不断提升中国科研创新和科学领导力,加快创新科学成果的产生,让中国智慧造福中国乃至全球患者。

  据介绍,阿斯利康进入中国三十余年,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联合研究和业务拓展合作,不断加速创新药物研发和产品管线布局。截至目前,已引入13款创新肿瘤药物,覆盖EGFR靶向药物、ADC抗体偶联药物、PARP抑制剂、免疫疗法、BTK抑制剂等多种创新疗法。

  数据显示,阿斯利康在中国开展的临床试验已超过160项,合作医院近500家,覆盖130多个城市。携手中国专家,中国已主导近20项国际临床试验,在全球临床研究进程中影响力持续提升。同时,阿斯利康与中国创新药企持续深化合作,近两年已达成14项全球授权,累计金额超230亿美元。在新型靶向药物、ADC、CAR-T、细胞治疗等肿瘤前沿疗法进行了广泛的布局,推动中国创新加速走向世界。

  例如在肺癌领域,阿斯利康率先推动EGFR一代及三代靶向药物上市,探索早期肺癌辅助治疗和联合疗法及耐药机制。吴一龙教授表示,《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提出,到2030年使癌症的5年生存(OS率达到46.6%。作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首的恶性肿瘤,肺癌的防治效果直接关系到上述目标的达成。“EGFR靶向及联合疗法不断突破总生存期为中国肺癌患者生存率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中国临床数据已成为全球治疗标准创新的重要源力,助力全球肺癌诊疗进步。”

  在乳腺癌领域,阿斯利康在内分泌治疗的基础上加速探索ADC等前沿技术,重塑HER2 及低表达乳腺癌的靶向治疗格局,从晚期拓展至早期,更好造福不同分型和阶段患者。江泽飞教授表示,中国每年新增乳腺癌病例约35.7万例,是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最多的国家。目前,中国乳腺癌研究已实现从“学习西方”到“领跑全球”的历史性跨越。“随着ADC等创新药物的推出,中国乳腺癌诊疗正迈向精准化、智能化、均质化的新阶段,助力患者活得更好、活得更久。”

  在消化道肿瘤领域,阿斯利康以免疫治疗为起点,并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业务拓展合作等多元方式推动多项创新疗法进入关键临床阶段,以期改变消化道肿瘤治疗格局,惠及更多患者。秦叔逵教授表示,消化系统肿瘤是我国常见、高发的恶性肿瘤。在消化系统肿瘤中,肝胆恶性肿瘤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以中国为例,70%患者在初次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治疗选择有限且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分别仅有7%和5%~15%。“近年来,免疫治疗创新方案的出现为肝胆肿瘤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给全球和中国的消化系统肿瘤治疗带来重大突破,为患者点燃长生存之光。”

  “我们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与‘健康中国2030’癌症防治目标同心同行,通过推动科学创新、医疗可及、能力建设及多方合作,全方位促进共同健康。”阿斯利康中国肿瘤业务总经理关冬梅表示,未来阿斯利康将继续与学界、产业和社会合作伙伴紧密协作,聚焦科学引领和诊疗变革,为中国乃至全球癌症患者创造更多生存希望和美好未来,致力于让癌症不再成为致死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