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钢铁业稳增长十项举措:有助于精准实施全产业链管理
当前,钢铁行业“减量发展”“存量优化”的阶段特征明显。下一步,钢铁行业如何实现稳增长?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提出5个方面共10项工作举措。
“《行动方案》坚持问题导向,为行业新一轮稳增长保驾护航。”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肖邦国表示,《工作方案》聚焦解决当前行业主要矛盾,围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总体目标,提出“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注重供需两端协同发力”的总体思路,以及控产能产量、优高端产品供给、提大宗产品质量、拓建筑交通应用、促绿色数字改造等具体工作思路,对钢铁行业实施精准的全产业链管理,对于政府有效调控、行业有序发展和企业科学经营,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肖邦国介绍,2024年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同比下降54.6%;2025年上半年,受原燃料价格下跌影响,行业经济效益虽有所回升,但总体上供强需弱态势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叠加复杂外部形势,稳增长压力仍然较大。
据了解,《工作方案》提出以下主要目标:2025—2026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经济效益企稳回升,市场供需更趋平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有效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绿色低碳、数字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工作方案》具体部署5个方面工作举措。一是加强行业管理。通过联动实施产能减量置换、产量调控和实施钢铁行业分级分类管理,进一步管住增量、优化存量,倒逼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支持优势企业发展,促进行业供需平衡、优胜劣汰。二是强化产业科技创新。通过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着力补齐短板弱项;推进大宗产品质量升级和稳定原燃料供给,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三是扩大有效投资。通过加快工艺设备更新改造、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改造,推进主体设备大型化改造,先进电炉、特种冶炼等高端装备应用,长流程转型短流程,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先进绿色、低碳工艺应用,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四是拓展市场需求。扩大钢结构在建筑、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应用,激发释放消费潜力。五是深化开放合作。稳住外贸市场,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
“总体来看,《行动方案》具有高度针对性、高度科学性、高度可操作性。钢铁行业必将攻坚克难,迎来新一轮长周期的高质量、高效益发展。”肖邦国说。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强化政策宣贯解读,组织有关地区和企业抓好任务落实,促进钢铁行业平稳运行,加快推进结构优化升级。
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