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家用净水器市场调查

家用净水器市场调查

  在北京某家电卖场的净水器专区,销售人员正向顾客介绍一款标价3289元的反渗透净水器。“现在水质硬度高,装净水器很有必要。”她强调,“虽需定期更换滤芯,但日均成本仅1.2元左右。”

  类似消费场景正在全国高频复现。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净水器已从“非必需家电”逐步成为“家庭生活刚需品”。

  记者在网络平台检索净水器相关产品时发现,价格从数百元的基础机型到上万元的高端型号均有覆盖。部分热门店铺的个别单品月销量甚至突破2万件,直观印证该品类在消费市场的高关注度与旺盛需求。

  繁荣景象藏隐忧

  2025年,国家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享受以旧换新补贴的家电产品由去年的8类,增加到12类,补贴政策首次覆盖净水器品类,为行业发展按下“快进键”。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净水产业链分会会长唐建星介绍,随着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人们对饮用水品质的需求不断升级,兼具便捷性与水质改善功能的净水器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5年1-8月,净水市场零售额达140.8亿元,同比增长21.1%,销售量与产品均价分别增长16.6%和3.9%,呈现“量价齐增”态势。

  然而,在市场繁荣的背后,行业乱象也逐渐浮出水面。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查询到,关于净水器的投诉量高达11869条。消费者投诉内容主要集中在滤芯使用寿命标注模糊、功能效果虚假宣传、实物与宣传描述不符,以及针对老年群体的误导性推销等方面。

  “当前净水器市场普遍存在内卷式竞争、营销混乱等问题。”小米生态链净水器品类负责人叶连根指出,“国内净水器市场以RO反渗透技术为主流,各大品牌逐渐陷入规格参数的重复性内卷,真正具备技术突破的创新寥寥无几。”

  京东家电家居净水电器采销负责人表示,当前市场中不少净水器在通量、出水速度、滤芯净化效果等关键性能指标上存在虚标现象,这不仅影响消费者的选购体验,更对行业信誉及用户健康权益造成损害。

  此外,当下净水新品上市时所搭载的各类认证,存在标准不统一、缺乏权威统一背书等问题,进一步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困惑与市场信任成本。

  多方合力破乱象

  在专家看来,破解净水器行业的困局,不能依赖单一主体的努力,而需要监管端、制造端、消费端三方协同发力。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修订发布《家用和类似用途饮用水处理滤芯》(GB/T 30306—2024国家标准,于2025年2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要求,不得明示或暗示滤芯具有防治疾病功效,严禁使用虚假、夸大、误导性的文字图形,以及与生活饮用水无关的宣传内容。

  协会在行业规范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唐建星透露,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净水产业链分会正在努力推动追溯码标准在净水器行业的推广,实现从生产到流通的全流程信息追踪,有效打击假冒伪劣。

  “加速完善净水器标准体系尤为关键。”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俞文正建议,标准制定应综合考量膜组件的微塑料释放控制、消毒副产物去除效率,以及钙镁等有益矿物质的保留技术等核心指标。

  美的厨热事业部净饮水产品部部长高鹏表示,企业要敢于直面行业痛点,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构建全流程品质保障体系。除建立严苛的企业标准外,更应积极参与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叶连根则呼吁行业企业协同探索净水技术创新,打破行业僵局,让净水市场跳出内卷竞争。

  “我们联合品牌共同统一行业性能标准,针对净废比、换芯提醒、出净水速度、滤芯寿命等在商品页面做统一标准计算、标准普及,相应检测报告做信息透明化展示。”京东家电家居净水电器采销负责人认为,只有将产品可靠性转化为体验确定性,才能真正赢得用户信任和满意。

  他介绍,为破解技术信息不对称,京东线上联动品牌进行技术科普,线下通过沉浸式场景体验打破认知壁垒。

  一些头部企业不断通过构建全链路管理体系,以免费上门安装、标准化服务流程、数字化进度可视管理等组合拳,系统性强化消费者的选购信心。

  唯有跳出低水平竞争,聚焦技术突破与用户体验,净水器市场才有望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避开误区慎选购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产品、商家层出不穷的营销话术,以及TDS(总溶解固体值、矿物质添加、智能控制等专业术语与功能的密集宣传,消费者往往陷入选择困境。

  实际上,市面上的净水器产品无论标价数百元还是上万元,滤芯始终是净水器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净水效果与使用成本。

  业内专家指出,当前我国净水器滤芯技术已趋于成熟,行业内几乎不存在独家垄断或绝对领先的工艺,而售后服务正成为品牌溢价的关键支点。

  在滤芯的关键指标方面,“消费者往往过度关注TDS值,却忽略余氯、微生物等关键指标。”海尔智家净水产业总经理顾春鹏表示,TDS值仅反映矿物质总量,TDS值低并不能代表绝对安全。

  部分消费者在选择净水器时,担心反渗透滤芯会滤掉水中的有益矿物质,故而选择带有矿物添加功能的产品。事实上,多家头部企业通过原水水质研究及全流程水体路径分析,运用复合吸附技术,无需任何额外添加,便能得到当地的鲜矿水。

  而针对部分企业采用“RO过滤后端添加矿石”的技术方案,高鹏认为该技术虽能在水中引入锶元素,却无法提升代表矿物质总量的TDS值。同时,后添加矿物还会带来析出量不稳,析出元素不可控,长期效果稳定性差等问题,缺少行业监管,难以确保产品品质和用户健康。

  净水器的智能功能确实能提升消费者的使用便捷性与体验感,但在俞文正看来,部分新产品强调的智能控制功能多与设备自控相关,与水质净化本身并无直接联系。他提醒,市场上热炒的AI概念产品除水温控制外,与其他产品的核心差异尚未被明确界定。

  另外,选购净水器时,无需盲目追逐“大通量”,而是要根据实际用水需求,挑选适配的机型。叶连根提醒消费者,要注意一些有罐的净水器,被夸大宣传为“大通量”或“等效大通量”,实则是传统老式储水罐方案,消费者可能花了大价钱却买了过时的产品。

  “消费者在购买净水器时,往往容易被低价产品所吸引。然而,低价产品可能存在质量隐患,其过滤效果和使用寿命都难以保证。”唐建星建议,消费者在选购时,不能仅关注产品价格,更要综合考虑产品质量、品牌信誉、售后服务等因素。

  国家卫健委提醒,选择水质处理器,应把握三个基本原则:第一,选择品牌;第二,看有没有卫生许可批文;第三,看水质处理器的类型,净水要结合当地水质的实际情况。

  整体来看,破解当下内卷困局、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仍需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形成合力。唯有在政策体系持续完善、行业协会引导作用强化、企业创新动能不断增强的多重驱动下,中国净水器才能实现从“生存刚需”到“品质生活”的华丽转身。

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