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惠及全民、教育普及程度提高 一览“十四五”以来社会民生成果
国家统计局今天(28日发布“十四五”以来社会民生统计报告。“十四五”以来,我国人口总量总体稳定,人口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就业总体稳定,居民收支稳步增长,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
人口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截至2024年末,全国人口总量为140828万人,人口总量位居世界前列。其中,我国城镇人口达94350万人,城镇化率为67.00%,比2020年末提高3.11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持续提高。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就业人员继续增长。2024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1%,比2020年下降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增强。2024年末,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2020年末增加6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提高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蓄水池”作用更加凸显。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1314元,比2020年增加9125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2021—2024年年均实际增长5.5%,与同期GDP增速同步。从支出看,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信、医疗保健等发展型消费支出较快增长,2021—2024年年均增长10.0%;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5%,比商品性消费支出快3.8个百分点。
公共服务更加均衡可及
“十四五”以来,我国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大力推进基础性、普惠性民生建设,公共服务更加均衡可及。
医疗保障惠及全民。2024年末,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3亿人,参保覆盖面自2018年起持续稳定在95%左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达到670元,比2020年增长21.8%。个人卫生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从2020年的27.7%下降到2023年的27.3%,个人看病就医负担不断减轻。
社会救助力度不断增强。2024年末,我国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分别比2020年增长17.8%、19.5%,保障效能持续提升。
教育普及程度持续提高。2024年,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2.0%,比2020年提高6.8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9%,比2020年提高0.7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2.0%,比2020年提高0.8个百分点,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4846万人,比2020年增加663万人,构筑起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
居民文化消费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2020年增长67.8%,增速快于同期人均消费支出。2024年末,我国网络视频、网络音乐和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分别为10.7亿人、7.5亿人和5.7亿人,分别比2020年末增长15.5%、13.6%和24.9%,数字文化消费已与居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重点群体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十四五”以来,我国社会民生政策强化兜底帮扶,重点群体民生保障更有力度,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2024年,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0年的12588元增加至17522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2021—2024年年均实际增长7.8%,快于同期全国农村年均实际增速0.9个百分点,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脱贫县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持续提高。扣除价格因素影响,2021—2024年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实际增长8.1%。
儿童健康状况持续向好。2024年,全国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2.5‰、4.0‰和5.6‰,分别比2020年下降0.9个、1.4个和1.9个千分点。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稳定在90%以上。儿童家庭社会支持体系不断健全,育儿补贴制度开始实施,免费学前教育逐步推行,家庭养育和教育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残疾人康复需求得到更好满足。2024年,我国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辅助器具适配服务覆盖率稳定在85%以上。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完成122.5万户,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提出的110万户的目标。
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