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抓住文化消费增长新机遇

抓住文化消费增长新机遇

  “十一”黄金周,有人走进展厅,在艺术的长河中与历史对话;有人奔赴演唱会,在沉浸式体验中释放情感;还有人置身火热赛场,为一记精彩进球与万人同频欢呼。这些鲜活的画面共同拼贴出新时代的文化图景。这背后,有坚实的宏观数据支撑: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达955元,比2020年增长67.8%,增速已跑赢整体消费水平。

  这股强劲的文化消费热潮意味着什么?它将如何重塑未来经济?

  无论是为一部电影买单、开启一次旅行,还是收藏一套潮玩手办,这些支出都已超出了基本生存所需,是典型的“高收入弹性”消费。大众普遍愿意为这些美好体验付费,标志着我国的消费结构升级已步入新阶段:从满足温饱的“实物型”“生存型”消费,加速转向追求品质的“服务型”“享受型”消费。这一转变根植于“十四五”期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稳步提升与社会保障网络的日益完善,让人们既有“闲钱”也有“闲心”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富足。

  文化消费所带来的远不止于个体幸福感与城市归属感的提升,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为深远和系统。

  在传统大宗商品消费增速趋缓的背景下,文化消费以其多样化形态和强体验属性,精准承接并释放了居民的新增购买力,为扩大消费注入了持久的动力。更重要的是,文化消费对影视、演艺、旅游、体育、出版等服务业的带动效应显著,这些产业普遍具有绿色、低碳、高附加值的特点,是优化资源配置、培育经济新动能的关键所在。

  文化IP与现代制造业深度融合,催生了“国潮”服饰、文创商品、主题乐园等新业态,推动传统产业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价值链跃升。以潮玩IP“拉布布”为例,它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形象,驱动设计、制造、营销等全产业链升级,生动诠释了文化附加值如何提升产业利润空间与核心竞争力。

  文化消费还是激发创新创造的“催化剂”。旺盛多元的市场需求,倒逼供给侧持续突破。从VR沉浸式戏剧到AIGC生成动画,从数字博物馆到线上云演出,前沿技术正因为找到了丰富的文化应用场景而加速落地与迭代。与此同时,会员制、订阅制、社群经济等新商业模式也借此繁荣,共同塑造着新的商业生态。

  把视野放宽,文化消费的战略意义已超越经济账本,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直观载体。从《哪吒之魔童闹海》跻身全球影史票房前列,到《黑神话:悟空》在国际上赢得广泛喝彩,再到文、网剧吸引全球目光,这些成功案例表明,文化消费完成了从单纯“经济效益”到综合“外溢效益”的跃升,在润物无声中塑造着国家的现代形象。

  文化消费的蓬勃增长,昭示中国正从“物质富足”的社会迈向“精神丰盈”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展望“十五五”,要抓住消费升级的“牛鼻子”,进一步盘活文化资源,提升文化体验,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以高质量供给激发消费潜能,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硬实力。

  对我们每个人而言,每一次为心仪的电影、音乐会或一场精彩比赛付费,都不再只是简单的消费行为,而是在用手中的选择权,塑造一个更具活力、更富内涵、也更具韧性的未来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