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专访实录:欧派家居——让“全屋定制”透明高效
2025年10月22日,《人民日报》18版“产经观察”专栏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为题,通过呈现实地探访三家企业案例,展现我国服务型制造转型给生产生活带来的新变化。作为该专题报道的实践案例之一,欧派家居在数字化转型与服务型智造领域的创新探索获呈现。
视频无法播放,请升级浏览器至最新版。
以下为报道原文摘录:
欧派家居——让“全屋定制”透明高效
10月8日,广州白云区欧派家居展示大厅人来人往。不久后将收房的吴女士一家,围坐在设计师旁,对着电脑上生成的3D设计图,提出了修改要求,“小卧室的床换成1.5米宽的,床边柜加宽……”设计师轻点鼠标,3D设计图瞬间改变。
“选全屋定制,就是图它方便。”吴女士告诉记者,她在广州荔湾区的新房是一套79平方米的精装小三居,欧派设计师上门精确测量尺寸后,只用一天时间就根据吴女士挑选的装修风格,出具了3D效果图。为打造更多收纳空间,吴女士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设计方案,这次现场沟通,她提出的个性化要求,均得到了实现。
“再过几个月,等人工智能(AI设计助手上线后,消费者自主设计更方便了。”欧派家居信息中心总监杨启松打开手机小程序,演示正在企业内测的AI绘图功能。对着房间拍张照片,在8种装修风格或15种欧派家装套系中点选完毕,短短数秒便生成一张精美的效果图。点击光效优化选项,白天、夕阳、夜晚3种不同光线效果清晰呈现。不仅如此,天花吊顶、墙面、地板等硬装,餐椅、沙发等软装也可AI换搭。
AI绘图离不开家装大数据。杨启松介绍,7000多家欧派门店每天会新增家装效果图10万张,高峰期更是高达30万张。正是依托设计软件10多年来沉淀的海量设计方案,欧派上线了智家云,实现了C2M(从消费者到生产者设计—生产—安装全链路数字化。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对个性化家居解决方案的需求,对跨品类、风格统一、功能协同的大家居需求均日益提升,也更加重视全流程顺畅对接。”欧派家居集团副总裁朱耀军告诉记者,以前装修过程中,除了开槽走线等基础装修由施工队负责,消费者还要对接门窗、地板、橱柜、卫浴、灯具、厨电、软装等不同生产商和服务商,很难实现轻松、省时省力的“一站式装修”。为此,欧派将定制化的理念和实践从原来的“整体厨房”扩展到更多家居领域。
2007年,欧派提出“全屋定制”战略。18年来,欧派先后走过全屋定制、大家居1.0、大家居2.0、大家居3.0四个阶段,逐步实现从“定制”到“定制 成品”,再到“定制 成品 装修”的经营模式转型。
“全屋定制是家装定制化从单一的橱柜向衣柜、木门、厨电、软装等领域的多品类扩张,大家居则是将服务嵌入家装的全链条。”朱耀军说,这是一项系统工程。2015年,欧派首创“柔性大规模非标定制”管理体系,解决了非标定制大规模生产难题。
如今,来到广东清远欧派制造基地家居柜身一车间,几乎看不到工人,开料、封边、排孔三大工艺全部由机器自动完成。“欧派已搭建起大规模非标定制家居支撑技术平台。”清远欧派家居总经理钟杨介绍,通过整合设计、订单、生产、物流、服务等20多个系统的数据,企业管理层可实时掌握全国各工厂的订单交付周期、质量合格率等指标,实现科学决策与动态调度。
不仅如此,通过将核心供应商、物流企业、安装服务商纳入统一的数字生态,订单状态、库存信息、物流轨迹、安装进度等都实现了全链路透明化。消费者下单后,系统可自动通知板材供应商备料,并为物流车辆规划最优配送路线,大幅降低沟通成本与等待时间。
“欧派家居正步入数字化转型的第二阶段,正式启航AI战略。”朱耀军说,欧派将通过引入AI技术,全面升级企业数字化运营与智能化运作,为客户提供“所见即所得、所感即所要、设计即制造、制造即服务”的定制化家居解决方案。(记者 王政)
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