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华大智造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8.69亿,质效跃升同比减亏超74%

华大智造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8.69亿,质效跃升同比减亏超74%

  10月23日,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114,以下简称“华大智造”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在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7.55亿元,同比增长14.45%;利润总额扭亏转正,同比变动110.98%。叠加此前宣布拟于10月28日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合计收入不低于1.2 亿美元的技术授权交易,公司在财务结构优化与全球化布局上迎来双重利好。

  第三季度利润总额转正 提质增效成果显著

  从三季度整体表现来看,华大智造在营收稳步增长的同时,盈利能力的改善尤为引人注目,展现出良好的业绩复苏势头。财报数据显示,华大智造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为18.69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为-1.20亿元,同比减亏幅度达74.20%,亏损幅度显著收窄。此外,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亦有所好转。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约2.08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反映出主营业务获取现金能力的增强与运营效率的提升。

  华大智造盈利能力提升得益于精细化运营改善,其中,前三季度销售费用同比下降 13.42% 至 5.09 亿元,管理费用同比下降 23.33% 至 3.06 亿元,费用率优化为利润释放提供空间。这表明公司在“提质增效”方面取得实质进展,推动财务结构持续优化。

  产品矩阵全栈进阶 构筑全场景竞争力

  支撑业绩增长的长期动力来自产品创新与市场渗透。产品层面,华大智造于9月9日发布了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T7 ,其打破了高产与快速无法兼得的困境:可在24小时内交付超14Tb的测序数据,平均每10分钟完成1例、每年完成高达35,000例的人全基因组测序,一经面世即成为全球“测序界日交付能力最强王者”。该产品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高端测序设备市场的领先地位,目前已获诺禾致源、贝瑞科技、吉因加等多家头部机构签约引进,预计将带动后续设备与耗材销售收入增长。

  在消费级基因检测方向,公司推出“饮鉴速测星盒Plus”,依托“微测序”技术实现“样本进-结果出”的极简操作,使基因检测首次具备与血糖仪、血压计同等的居家使用便利性。该款产品具备试剂可替换、场景可拓展的特点,目前已覆盖酒精与咖啡代谢基因检测,未来有望延伸至营养、运动、皮肤健康等更多消费医疗场景。

  此外,华大智造在AI与生命科学融合方面也取得进展。其“小时级”病原快速鉴定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了从引物设计到测序分析的全流程整合,将病原检测周期压缩至3.5小时,已在公共卫生与临床场景中展示出高响应效率。2025年上半年,华大智造智能自动化业务(GLI实现收入1.12亿元,AI的融合与应用正逐步成为推动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动力。

  全球化进程再落一子 技术出海创行业标杆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10月12日华大智造公告将与瑞士公司Swiss Rockets AG达成CoolMPS 测序技术相关专利、专有技术的全球独占授权协议,授权区域覆盖除华大智造保留的大中华区、亚太及部分太平洋岛屿的自主运营权外的全球市场。根据协议,华大智造将获得不低于1.2亿美元的首付款、里程碑付款以及在协议期内基于净销售额的阶梯式销售收入分成,其中包括2000万美元的一次性首付款,以及2000万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该笔交易被视为中国科学仪器企业首次实现核心技术的“License-out”,具有行业标杆意义。华大智造不仅借此盘活了与当前主力技术路线StandardMPS存在冗余的CoolMPS技术资产,更以“首付 分成”的轻资产模式增加了一条切入欧美主流市场的路径,降低了渠道建设、资质申报和市场教育等潜在投入。从财务角度看,该合作也有望显著改善公司未来现金流结构,阶梯式分成机制将为公司提供长期收入。

  在产业链合作方面,华大智造持续拓展国内外生态伙伴。近期,诺禾致源与公司全面深化合作,引入公司最新发布的T7 与T1 双旗舰平台,共同推进科研与临床服务的平台化与标准化。此外,华大智造与燃石医学在伴随诊断试剂盒开发、与予果生物在微生物检测等方面的合作也已进入落地阶段,进一步推动医疗检测应用市场的拓展与渗透。

  随着技术出海路径打通、产品矩阵全栈进阶及全球生态合作深化,华大智造已逐步构筑起可持续增长模型。未来,在科技创新与国产替代的双轮驱动下,公司有望在生命科技工具领域持续释放价值,覆盖全球更多市场与用户,推动全球生命科学的发展,打开增长空间,迎来新一轮成长周期。

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