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提振消费!免税店政策“升级”
支持国内商品进店销售、扩大免税店经营品类……我国免税店政策将从11月1日起“升级”,有望进一步加大免税店对出入境旅客购物消费的吸引力。
记者10月30日从财政部了解到,财政部等五部门印发通知,明确自2025年11月1日起完善免税店政策。

免税店,是设立在对外开放口岸、市内特定区域或者出入境运输工具上,向出入境旅客等特定人群销售免税商品的商店。当前,我国共设有口岸出境、口岸进境、市内免税店等6种类型免税店(不含海南离岛免税店。
近年来,我国出入境旅游持续增长,旅客消费结构更加多元化。“本次完善免税店政策,将进一步加大免税店对出入境旅客购物消费的吸引力,促进免税商品零售业务健康有序发展,是加强免税店政策顶层设计、完善管理的重要举措。”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杨志勇说。
免税店政策“升级”,最大的看点是更多“国货”将进店销售。
此次发布的通知明确,鼓励具有免税商品经营资质的企业和经国务院批准允许参与免税店经营的外商投资企业加大优质特色国内商品采购力度。有关企业采购国内商品,进入口岸出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销售,视同出口,退(免增值税、消费税。
在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看来,这些进入免税店销售的“国货”商品价格更加优惠,对于出入境旅客来说更具吸引力。
2025年9月25日,在成都市内免税店,工作人员向市民讲解退税政策。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此次明确的相关政策,将打通过去我国口岸出境免税店、市内免税店在销售国内商品方面存在的政策堵点,国内商品进入免税店有关监管和退税流程也将更加清晰、完善,有利于更多优质特色国内商品销售,以更高水平的供给来提振消费。”杨志勇说。
手机、微型无人机、运动用品、保健食品、非处方药、宠物食品……根据通知,免税店经营品类进一步扩大,更多便于携带的消费品被纳入经营范围。
“国内外消费者可购买的免税商品将更加多元、新潮。”高凌云说,与此同时,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进口免税商品监管方式,支持免税商品经营企业采购更多最新商品、热销商品,丰富旅客购物选择。
放宽免税店审批权限,是此次政策调整的另一大看点。将口岸出境免税店设立、口岸出境免税店及口岸进境免税店经营主体确定方式变更等审批权限,由现行财政部会同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审批,下放至口岸所在地省级有关部门审批。
“部分免税店审批权限下放至省级,将有利于各地因地制宜整合优化免税店布局,有利于整个免税行业进一步发展。”杨志勇说。
支持口岸出境免税店、口岸进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提供网上预订服务;允许旅客在市内免税店预订后在口岸进境免税店提货;有关部门和免税商品经营企业持续优化免税购物流程……通知进一步完善免税店便利化和监管措施。
“这将进一步创新免税店销售模式,提高消费者购物便利化程度。”高凌云说,总体来看,此次免税店政策“升级”后,旅客将能更加便利地在免税店买到更多优质特色国内商品和国际热销商品,旅客免税购物体验将进一步改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