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nbase加入标普500指数,巨头布局RWA赛道,机构投资者“FOMO”情绪高涨
近日,加密货币市场接连迎来利好消息,推动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从中美的关税停战协议到全球金融市场的集体上扬,比特币尽管在利好落地后有所回落,但山寨币市场表现活跃,以太坊持续领涨并触及2700美元。与此同时,去中心化金融(DeFi)板块全面复苏,引发了市场对“山寨季回归”的热议。
加密行业的里程碑事件也在不断涌现。5月13日,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宣布,美国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 Global将被纳入标普500指数,取代即将被Capital One Financial收购的Discover Financial Services。这一变动将于5月19日开盘前生效。
此举标志着加密行业在主流金融市场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吸引了全球企业与机构的关注。
5月12日,中美两国在日内瓦达成关税休战协议,暂停24%的互征关税90天,并保留10%的基础税率,同时建立第三国协商机制。受此消息影响,美国股指大幅上涨,标普500指数期货涨超3%,纳斯达克指数收涨4.35%。
尽管比特币从10.6万美元回落至10.07万美元,但加密市场整体迅速反弹,ETH、SOL、BNB等山寨币均录得显著涨幅。随着关税冲突暂告一段落,市场逐渐回归正常,各币种的底部价格也显示出抬升趋势。
宏观环境改善的同时,监管层面也为加密行业带来了诸多利好消息。新罕布什尔州通过了战略比特币储备法案,授权州财政官可购买市值超过5000亿美元的数字资产,持仓上限为总储备资金的5%。此外,新任SEC主席明确表示将在任期内优先建立合理的加密市场监管框架,贝莱德也正与SEC商讨ETH质押提案,市场信心显著回升。
在宏观转好与监管改善的双重推动下,加密企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
5月13日,Coinbase正式宣布将被纳入标普500指数,成为首家进入该指数的加密企业。这一历史性突破不仅象征着行业主流化进程的加速,也为企业与传统金融的融合奠定了基础。
Coinbase成立于2012年,作为美国规模最大的合规加密交易所,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2021年,Coinbase登陆纳斯达克,股票代码为COIN,上市当日股价飙升至429.54美元,引发市场轰动。此后,Coinbase股价随行业周期波动,最低跌至33.26美元,但今年再度创出历史新高,现报256.90美元,首日涨幅达24%。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市场普遍认为Coinbase难以满足标普500对累计净利润的要求,但凭借稳健的表现,Coinbase成功跻身标普500指数,成为行业的重要里程碑。
尽管短期内不会带来显著的资金流入效应,但从长远来看,此举象征着主流市场对加密行业的认可,为行业与传统金融的深度融合打开了广阔空间。例如,即将被取代的Discover Financial Services在仅占0.1%指数权重的情况下,被动需求配置就高达135亿美元。
此外,Coinbase的成功也将进一步推动加密企业的IPO热潮。Circle、eToro、Kraken等多家公司正在推进IPO计划,而Coinbase则成为行业内的典范。
与此同时,香港的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加密领域的机会,特别是在现实世界资产(RWA)赛道上。香港金融管理局推出的Ensemble项目开启了代币化沙盒试点,推动了RWA领域的快速发展。
近期,京东旗下的币链科技开始组建团队,招聘多个RWA相关岗位,并与持牌虚拟银行天星银行合作,探索基于稳定币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蚂蚁数科则在去年完成了国内首单涉及2亿元人民币的光伏实体资产代币化案例,并与多家项目合作推动实际落地。
在香港本土企业中,HashKey Chain已成功将中国太保投资管理(香港)发起的代币化美元货币市场基金部署至链上,并与多家机构展开深入合作。国泰君安国际和老虎证券(香港)也相继推出代币化证券及加密货币相关服务,进一步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
总体来看,无论是美国加密企业的IPO热潮,还是香港企业在RWA领域的快速布局,都反映出企业与机构对加密行业的积极态度。然而,由于地区差异,参与方式有所不同。
美国凭借明确的监管环境和领导者的支持,呈现出市场先行的趋势。机构大举买入ETF、企业尝试构建新的业务模式,推动了市场的快速发展。而香港则更注重合规性,在稳步推进代币化应用的同时,借助政策语境实现市场权力的行使。
近一年Strategy股价飙升
在此背景下,内地市场的动向备受关注。有传言称未来可能开通纸BTC现货ETF,类似纸黄金模式,允许账户交易而不实际持有。尽管可行性较低,但也反映了市场对内地资金开放的强烈期待。
可以预见,随着加密资产主流化程度的提升,更多企业将涌入市场,资金、资源和关注度将进一步增加。本轮机构的“FOMO”潮,仅仅是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