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B Chain的圈里圈外:奠定新叙事的200天
刚刚,BNB 完成了历史上第 32 次季度销毁,价值超 10 亿美元的 BNB 被打进黑洞。
就在 24 小时前,xStocks 股票代币宣布将登陆 BNB Chain,且 Kraken 将支持这一网络上的存取提取。这意味着 AAPLx、TSLAx、SPYx、NVDAx 等美股与 ETF 代币将在接下来几周内,借助 BNB Chain 的高性能与低费率,实现 7×24 小时无缝交易和交割。
这并非 BNB Chain 第一次参与到这轮加密美股的热潮中,BNB 作为生态代币已拓展至更多场景。昨晚,YZi Labs(前币安 Labs) 正式宣布支持 10X Capital 推动 BNB Treasury Company 的发展,旨在打造一家让美国投资者触达 BNB 发展的上市企业。6 月,Nano Labs Ltd 宣布启动加密储备策略,第一阶段将陆续投入 10 亿美元购入等值 BNB,长期目标是持有 BNB 总流通量的 5% 至 10%,目前首批购入已完成。
在短短 200 天里,BNB Chain 经历了自 2020 年 DeFi summer 以来,最生机勃勃的半年。
为什么是 BNB Chain?
作为全球第四大加密货币(非稳定币),BNB 当前市值接近 950 亿美元。它曾更多被认为是「Binance 的平台币」,如今已成为锚定 BNB Chain 生态价值的直接体现。上市公司与机构投资者的接连押注,是对其系生态延展力和链上增量可持续性的多重认可。
这也是笔者写下这篇文章的契机。BNB Chain 正在经历一次「圈内热流」与「圈外资本」并行的交汇时刻:一方面,它承接着 Binance Alpha 的流量大潮;另一方面,它也吸引了币圈之外传统机构资金的流动性。两条路径的交汇,构成了当下 BNB Chain 生态最具张力的叙事内核。
币安 Alpha 点燃链上 Summer
过去大半年,币安 Alpha 成为币圈最大流量池。在 Alpha 页面上,用户可以通过完成任务、质押 BNB 等方式参与早期项目的 IDO,有机会在项目上线前获得代币抽签资格,散户每月从中可获得的收益已远超普通白领工资。
但 Alpha 并非孤立存在的产品,背后串联起的是整个 BNB Chain 上的链上操作场景:Alpha 不仅提供任务和抽签机会,也是引导用户深入 BNB Chain 链上探索的流量入口。
用户从被动的「屯币、抵扣手续费」转向「链上原住民」——学会用 Binance Wallet 、Pancakeswap 等各种链上生态做 Swap、LP、借贷,甚至炒 meme、做合约,成为真正的「BNB Chain 原住民」。这一操作习惯的转变正是 BNB 在这一周期里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从数据来看,自 币安 Alpha 启动至 2025 年 7 月 1 日,平台已累计上线超 200 个项目,平均 TGE 流通市值在 2000 万至 5000 万美元之间,涵盖 AI、Meme、Layer2、RWA、ZK、GameFi 等多个热门赛道。其中,有超过一半项目来自 BNB Chain 的项目。
在这 120 个 BNB Chain 项目中,Meme 类项目占比最高,共 41 个,占比达 34.17%;AI 概念项目紧随其后,共 28 个,占比 23.33%。两者合计已超过总数的一半,显示出 Alpha 用户偏好「高概念、易叙事」的投资风格,也反映出 BNB Chain 在「话题驱动型应用」上的承载能力。
而这也符合 BNB Chain 本轮叙事策略:圈内 Meme/AI、 DeFi 基建,圈外 RWA 进展。
全链指标崛起,BNB Chain 的强势地位
自年初以来,BNB Chain 不仅在协议层迎来 Pancake、Lista、Four.meme 和 Aster 等核心项目的爆发,其全网基础指标也同步飞升—DeFi 总锁仓(TVL)、DEX 日均交易量、日活跃地址(DAU)和日均交易笔数都不断刷新历史纪录。
从这张堆叠面积可以看出,BNB Chain 在过去一年里已经从「稳健的追赶者」跃升为交易量最大的公链。
2024 年 7 月左右,以太坊(淡紫)与 Arbitrum(粉红)长期牢牢把持着超过七成的市场份额,而 BNB Chain(深蓝)则在 20%–30% 区间徘徊。进入 2024 年年底,得益于 PancakeSwap 的低费率优势和首批 Binance Alpha 项目的落地,BNB Chain 一度将份额推升至近 30%,拉近了与头部链的差距。
另一个「爆发点」出现在 2025 年 4 月。币安 Alpha 项目的集中上线,迅速释放出巨量流量。短短数周内,BNB Chain 的周度 DEX 市场份额飙升至 50% 以上,而以太坊和其他 Layer2 则被显著挤压——两大链的交易份额跌落到 BNB Chain 之下,倒挂局面成为新常态。
到 6 月底,BNB Chain 占比进一步跃升至 80% 左右,标志着其在链上现货交易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其他链(如 Polygon、Fantom、Avalanche C)合计仅在 5% 左右徘徊,凸显 BNB Chain 的「围剿」态势。
在 60 天的短期视角中,能更直观地看出近期的增长速度。4 月底,日均活跃地址徘徊在 110–120 万之间,5 月中旬这一数字快速攀升至约 180 万,并在 6 月初迎来一个突破性峰值,单日活跃地址一度冲上 330 万。对应的交易笔数也在同期从 500 万左右直线拉升至 1500 万以上,最高峰值逼近 1700 万笔/天。此后,尽管活跃度和交易量出现一定回调,但整体仍维持在 200 万日活和 1200–1500 万日交易的高位区间。
放大到月度尺度,这段期间的「新—旧」对比更能凸显 BNB Chain 的成长轨迹。灰色柱代表历史月活跃地址峰值,而金色柱则是 2024 年以来的新纪录。可以看到,从 2024 年 6 月起,新金色柱开始持续超越旧灰色,月活跃地址从此前的 600–800 万一路拔升至接近 1600–1800 万,直至今年 6 月突破 2200 万。与之相呼应的是月度交易笔数:2021 年末曾有一次短暂的 2.5 亿级峰值,而 2025 年中,则连连刷新记录,单月交易量飙升至 4.2 亿笔以上,成为史上新高。如此趋势既反映出单日和单周的高频爆发,也揭示了长期用户基数与链上交互的持续放大。
再从更长的时间维度看 BNB Chain: 2021 年下半年的快速增长,2022 年下半年到 2024 年的缓慢上行和平稳爬坡,而在 2025 年,伴随 PancakeSwap、Aster、Four.meme 等核心协议的爆发式增长,BNB Chain TVL 、BNB Chain DEX 交易量、BNB 市值和交易量都迅速拔高,刷新纪录。
据 DefiLlama 数据显示,BNB Chain 当日活跃地址(Active Addresses)达到 238 万,远超第三名 Arbitrum 的 28 万。在过去的 180 天里,活跃地址稳步上升,每天都在 200 万以上,甚至飙升至 300 万以上。
从 DeFi 总锁仓(TVL)看,BNB Chain 达约 100 亿美元的协议级资产规模,位列第三,远超 Polygon(10.72 亿美元)和 Avalanche C(15.25 亿美元)。如果再加上跨链桥接 TVL(Bridged TVL)154.48 亿美元的量级,就能更直观地感受到 BNB Chain 作为「流量转接枢纽」的地位:大量资产通过桥接流入,再在本链的借贷、交易和衍生品市场中获得二次活化。
BNB Chain 在稳定币交易领域同样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根据 Allium 数据显示各公链在「月均活跃稳定币钱包地址」中的相对份额演变,2025 年 7 月的数据 BNB Chain(黄色)已经成为钱包地址最多的公链占比 36.7%,其次是 Tron(红色,21.7%)、Polygon(紫色,10.7%)、Celo(黄斑点,7.3%)和 Solana(粉紫,6.7%),而曾经霸主的以太坊(蓝叉号)此时仅占 5.4%。
与此同时,来自 BNB Chain 官方 Dune 数据的「稳币交易占比」图也佐证了它的高频使用特征:BSC 近几个月稳定币交易数位列全网第一,生态内来看,最近一周,BSC 上的稳定币交易数量占比已攀升至 60%–74% 的区间。
在用户活跃与链上交互层面,BNB Chain 同样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日活跃地址(DAU)达到 2,090,040,意味着每天有超过 200 万唯一地址发起交易或调用合约,保持了高频的链上参与度;周活跃地址(WAU)则有 10,526,223,相当于一周内有逾 1,000 万不同地址至少一次回访,用户粘性和复访率均处于行业顶尖水平;月活跃地址(MAU)更是飙升至 27,798,916,接近 2,780 万,表明近三分之一的活跃加密用户每月都会在 BNB Chain 上进行操作。
这种活跃度也直接反映在交易笔数上:24 小时内,全链交易笔数 达 11,806,204 次,均摊到每秒约 136 笔;过去 7 天累计交易笔数 91,391,742 次,平均每天超过 13 万次交易;过去 30 天合计 更是高达 429,656,186 次,相当于月均日均 1430 万笔。
Alpha 浪潮下的多重核心生态爆发增长
Pancake 遥遥领先
2025 年上半年,PancakeSwap 再次完成了自我跃迁——从 BNB Chain 上的「默认 DEX」,变成横跨多链的交易中枢,也成为 Alpha 项目上线首选平台。在 Alpha 流量、Meme 项目热潮以及多链布局的共同推动下,Pancake 的交易量、市占率、用户数和协议收入全面爆发,成为 BNB Chain 最核心的增长引擎。
过去 7 天内,从全链 DEX 市场份额来看,PancakeSwap 占比 74.6%,占近四分之三的超高份额。Uniswap 占据 17.1%,排名第二,其余 Aerodrome、Fluid、Curve 等十几家 DEX 加在一起共计不到 10% 的份额。这一格局,Pancake 构筑难以撼动的竞争壁垒。
再看 7 天交易量和 24 小时交易量。过去 7 天内,PancakeSwap 过去 7 天总交易额高达 773.5 亿美元,每日交易量保持在 100 亿美元水平。
在交易量的绝对领先之外,PancakeSwap 在收入端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根据最新的 Protocol Revenue 排行榜,其 24 小时手续费收入达 346 万美元,30 天累计则高达 6.6 亿美元,仅次于 稳定币玩家 Tether(24 小时收入达 约 2,014 万美元)和 Circle(641 万美元)这一成绩不仅反映了用户对低至 0.01% 费率的高度认可,也体现了 PancakeSwap 将交易量转化为持续现金流的强大能力。相比之下,Hyperliquid、Axiom、Pump 等新兴协议虽然也在积极抢占市场,但无论是多链覆盖(Pancake 已支持 9 条主流链)还是收益规模,仍与 Pancake 保持明显差距。
这样的收入地位,进一步奠定了 PancakeSwap 作为 BNB Chain「造血中枢」的关键角色——它不仅带来了池内流动性,更为链上的生态参与者和流动性提供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激励。
Pancake 的这一跃迁并非偶然。在 Dune 的数据中,PancakeSwap 本轮增长呈现出显著的两阶段爆发:
第一阶段是在 2-3 月份,配合 Binance Alpha 的项目密集上线,Pancake 成为新项目首发的默认 DEX,用户迅速涌入,流动性和交易热度同步激增;
第二阶段是在 6 月份。Pancake 还正式推出跨链兑换功能 Crosschain Swaps,支持 Arbitrum、Base、BNB Chain 三链无缝跳转,用户可一键跨链兑换代币。2025 年 7 月 1 日,官方又宣布 Pancake v3 正式集成 Solana,LP 可享受高达 84% 的手续费分成,而交易者则能以低至 0.01% 的费率交易 Solana 原生资产,进一步抬高留存与活跃度。
如今的 Pancake,不再是一个「山寨 Uniswap」,而是变成一个流量闭环完整、链上聚合能力极强的 DEX 网络。
Lista,DeFi 第二增长高地
借贷赛道因其挖矿收益与杠杆需求双驱,成为 DeFi 的第二增长高地。2024 年 4 月推出后仅 40 天,Lista Lending 的 TVL 就一举冲上 7.8 亿美元,迅速跃居 BNB Chain 第二大借贷市场,仅次于 Aave 家族。
紧接着,借助 slisBNB 抵押和动态利率算法等创新功能的陆续上线,Lista 的锁仓规模在 6 月初突破 11 亿美元,较年初实现近 900% 的惊人增幅。
根据 DefiLlama 数据,Lista Lending 当前锁仓资产已超 12 亿 美元,累计借贷量逾 6.3 亿 美元;协议日均收入稳定在数十万美元,过去 30 天总收入近 38 万美元,足见其将借贷利息高效转化为持续现金流的能力。
同时,Lista 采用去中心化 P2P 模型,打破传统资金池局限,支持 slisBNB、lisUSD 等多种抵押品,将这些资产存入各类借贷池赚取利息,形成「抵押→借贷→再抵押」的资金闭环。
当前 Lista 已集成 10 个核心借贷池,平均年化收益率约 5.66%,涵盖 BNB、USDT、USDC 等主流资产,同时推出了 slisBNB 的自动清算和 lisUSD 的去中心化稳定币功能,既满足稳健收益需求,也为杠杆交易提供了充足弹药。
生态协同方面,Lista DAO 还与 World Liberty Financial(WLFI)的 USD1 稳定币达成战略合作,支持用户以 slisBNB 或 lisUSD 铸造 USD1,并将其再次投入借贷市场,进一步强化了协议内部的资金循环与价值捕获。
凭借「原生链上」「多抵押品」「高资本效率」的三大优势,Lista 为 BNB Chain 的机构套利、DeFi 收益和资管做出了不少贡献,也加速了 BNB Chain 借贷赛道的蓬勃发展。
从 CZ 的「Four」meme 到 Four.meme
在这个土狗币和 MEME 币横着走的周期中,Four.meme 也是 BNB Chain 重拾活力的最重要增长点之一。
从上图中不难看出,Four.meme 的 独立用户数已突破 108 万,生成 超 25 万枚独特代币,其中 4,021 枚成功对接 PancakeSwap,形成初级流动性。TVL 达到 2,654 BNB,累计交易量更是高达 1,622,980 BNB;与此同时,共有 86,035 位创作者在这里留下足迹——如此庞大的创作和交易基数,足以证明 Meme 赛道在 BNB Chain 生态中的爆发潜力。
Four.meme 的成功,离不开把整个发币的流程低门槛化,让任何人都可以在平台上创建新代币、发起投票、启动流动性;也更离不开 BNB Chain 与 CZ「手势 4」文化的深度绑定。早在 2023 年初,CZ 便以「手势 4」作为社交媒体的符号共识,这为 Four.meme 铺设了先天的话题基因。
在 BNB Chain 的 MEME 热潮中,从 TST 首发引爆,到「CZ 宠物狗同名币」猜名赛,再到「MUBARAK」中东祝福币短时暴涨,每一次社交热点都能在平台上被快速转化为链上交易。
在市值和 24 小时交易额排行榜上,「B」(4.05 亿美元)、Banana For Scale(1.37 亿美元)、Conscious Token(1.21 亿美元)领跑,GridiumAI、EGL1、Caila 等多款项目日交易量均突破 2–3 亿美元。Four.meme 以一波接一波的事件式营销和极低的上手门槛,成为了 BNB Chain 上最富活力的 Meme 赛道平台。
Aster:仅次于 Hyperliquid 的永续合约新王
在去中心化衍生品领域,Perp DEX 赛道因其高杠杆、深流动性和 24/7 交易特性而持续炙手可热。长期霸榜的 Hyperliquid 曾凭借超过 60.4 亿美元的 24 小时交易量(30 天累计 2,186 亿美元)牢牢占据头把交椅;就在它因 JELLYJELLY 大额清算事件陷入争议导致上币效应和 TVL 都逐渐回落之际,遭受各方围堵的境遇下,Perp DEX 成了一个被各方势力觊觎抢占的滩头,却也为 Aster 这样的新锐势力提供了突围契机,也恰巧符合 BNB 系争夺链上流动性的战略布局。
Aster 的增长正是从这时开始的。
最初,Aster 名为「Astherus」专注于 PoS 资产的流动性封装;直到 2024 年 3 月 31 日与 APX Protocol 的合并,Aster 全面转型成为一款主攻永续合约市场的多链 DEX。
凭借对高频交易者友好的费率设计(Maker 0.01%、Taker 0.035%)——Aster 一经推出便赢得了大量量化团队与套利者的关注。与此同时,它持续优先上线来自 Binance Alpha 的头部项目涵盖 MUBARAK、BANANAS31 以及 Solana 热门 meme 币「RFC」的永续池,形成用户吸附力。
在完成品牌升级、产品重塑之后,Aster 的一系列动作已经显露出 TGE(代币生成事件)的前奏气息。不管是 24 小时交易量还是 30 天交易量,Aster 都仅次于 Hyperliquid,排名全网 Perp DEX 第二,24 小时交易量达 4.5 亿美元、30 天交易量 341.7 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多次与 CZ 的公开互动中,社交平台上关于它何时上线 Binance 的讨论热情高涨。种种迹象都表明,Aster 不仅是 BNB Chain 永续市场的新宠,也正成为 BNB 系争夺链上流动性的又一张王牌。
回首文章开篇的两股主线——圈内,BNB Chain 形成用户与资产的正向循环;圈外,各大机构正将数十亿美元的战略押注化为链上储备与资本增厚。
数据已然证明,BNB 不仅完成了从「平台币背书」到「生态价值载体」的角色进化,更实现了在多链格局中的绝对主导。
此外 Maxwell 升级后也带来新的突破,作为 BNB Chain 今年以来的第三次网络核心升级, 出块时间从 1.5 秒再度缩短至 0.75 秒,链上响应更为迅速。
这一系列连环升级志向明确——持续推进高性能公链底层,不仅使网络吞吐量和响应速度跃升一个量级,更为 DeFi 应用、NFT 链下游戏以及即将上线的 xStocks 美股代币化等高频场景提供了坚实底层支撑。性能跃升带来更多开发者、验证者和机构级用户入驻,为下一个增长周期奠定更深厚的技术与流量基石。
在今年过去的 200 天里,BNB Chain 交出答卷。BNB 系下半年看点何在?币安 Alpha 能否持续「添柴」?BNB Chain 还会有哪些重大举措?是否有更多机构将 BNB 纳入核心储备资产?面对以太坊、Solana、Base、Arbitrum 的快速发展,BNB Chain 将如何加速优质项目的落地与深度合作,拓展新的可能?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点击了解律动BlockBeats 在招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