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链百科  > 以太坊2.0:迎接主流采用,兼顾开源与去中心化

以太坊2.0:迎接主流采用,兼顾开源与去中心化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加密货币已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近日在新加坡TOKEN 2049 大会上发表了题为「未来十年让我兴奋的是什么」的主题演讲。他指出,加密货币领域已不再是早期摸索阶段,而是进入了早期实际应用阶段。

Buterin 首先回顾了过去加密货币在消费支付领域的主流应用尝试,但最终未能成功,原因包括交易费用过高、用户体验不佳等。但他强调,到了 2024 年,以太坊已经做好了准备。交易费用已大幅下降,交易确认时间也大大缩短,以太坊主网的交易确认时间在 5 到 15 秒之间,而 Layer2 网络甚至可以缩短到 1 秒。

他还提到,链上应用的用户体验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例如,Mask Network 推出的去中心化社交应用 Firefly,在用户体验上已经可以媲美 Web2 产品,但其本质仍然是一个去中心化应用。此外,账户抽象技术也取得了进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安全工具,EIP-7702 协议的出现,以及 ZK-snarks 技术的普及,都推动了各种创新应用的诞生,并带来了新的、更好的隐私协议。

以太坊的未来目标:满足主流应用需求

在 Buterin 看来,过去的技术局限性已经不再是阻碍因素。未来 10 年,以太坊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满足主流应用的需求,同时保持开源和去中心化的价值观。

他以资金安全为例,指出过去人们保护加密货币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极端自我主权,例如记下助记词,所有操作都离线进行;另一种是依赖可信任的第三方,例如交易所。但这两种方式都存在缺陷,增加了风险。

Buterin 认为,未来的解决方案是多重签名智能账户,允许多个私钥来管理交易。例如,用户可能拥有 6 个私钥,但需要 4 个私钥共同执行数字签名才能发送交易。这种方式既能保护用户资金,又能提供便利性。用户可以创建一个以太坊账户,一个智能合约账户,只有在生成一个证明,证明你控制着特定电子邮件地址的情况下才能发送交易。他个人更信任自己的多重签名账户,而不是任何中心化账户。

Buterin 强调,这是一种既能让普通用户拥有高度隐私,又能满足重要的合规需求,且不存在后门的方式,可以同时拥有隐私和信任。以太坊主网正在进行许多技术改进,在减少最终确认时间、扩容的同时,更加去中心化且易于验证。这些改进正在发生,这就是以太坊生态系统以及整个加密货币在未来十年将要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