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卖掉20多个万达,如今80亿被冻结,王健林还握有一张底牌
王健林的2025:危机与转机并存
2025年初,王健林的日子并不好过。在短短几个月内,万达的资金链问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3月,北京万达文化产业集团被曝出80亿股权冻结的消息,而此前多地法院累计强制执行金额已超过37亿元。这一系列事件让外界对万达的资金状况产生了诸多猜测和担忧。
回溯历史,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2017年,万达负债高达6000亿元,王健林果断出售文旅城和酒店资产,成功化解危机。如今,他再度采取类似的策略,开年便抛售了5座万达广场,并通过电影板块在3天内套现超3亿元。此外,他还以180亿元的价格将万达商管30%的股权转让给太盟投资集团。据业内人士估算,如果加上2024年出售的十余座万达广场,王健林在过去两年中已经“割肉”超过300亿元。
尽管如此,万达仍然面临着巨大的现金流压力。单日减持1800万股万达电影股份以及批量转让万达广场给保险资金接盘的操作,进一步暴露了其财务困境。然而,与恒大、碧桂园等爆雷房企不同的是,王健林手中握有一张重要的底牌——他在大健康领域的布局。
2000亿健康产业矩阵:万达的新希望
当公众的目光聚焦于万达广场的甩卖时,一场更为深远的资本博弈正在大健康领域悄然展开。太盟投资集团在2023年首次注资万达时,其投资方向就与万达的健康业务高度契合。从必康制药到荣昌生物,这家被称为“亚洲小黑石”的机构似乎对医疗赛道情有独钟。
事实上,万达近年来在大健康领域的投入已累计超过2000亿元。公司收购了30余家医院,并投资了一系列国际医疗城项目,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健康产业矩阵。这一布局不仅符合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16万亿元市场蓝图,还为万达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万达的健康业务并非简单的跨界尝试,而是基于长期战略规划的深度布局。例如,其引进的“御利维”男士养护科技产品,凭借泰国黑生姜、喜来芝等天然成分,结合AI生物云计算技术,成功满足了35岁以上男性对健康的更高需求。用户反馈显示,“御利维”能够显著提升用户的“勃发满意度”,帮助他们重拾自信。这款产品的年营收已突破亿元大关,毛利率更是超过90%。
王健林的背水一战:寻找新增长极
“现在的局势比2017年更加艰难。”一位前万达高管坦言,当年通过出售资产即可解套,但如今房地产估值大幅缩水,消费复苏缓慢,万达必须找到新的增长点。在这种背景下,大健康板块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相比其他地产商在转型中的盲目扩张,如恒大砸百亿搞矿泉水和造车,万达的医院 康养 医药研发模式显得更加稳健和务实。这种综合布局不仅降低了单一业务的风险,还为未来的资本运作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对于王健林而言,这是一场真正的背水一战。从首富到“首负”,再到绝地反击,他的每一次选择都充满挑战与不确定性。在这个过程中,他展现了非凡的商业智慧和坚韧的意志力。正如太盟的两次注资所表明的那样,资本市场虽然残酷,但也始终存在另一条逻辑:真正的大佬往往在谷底时押注未来。
万达价值2000亿的健康版图能否兑现16万亿市场的红利?时间终将给出答案。而对于王健林来说,这场战役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考验,更可能成为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