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市场  > 广州点燃“自动驾驶”新引擎

广州点燃“自动驾驶”新引擎

  近日,文远知行获得法国纯无人驾驶公开道路测试和运营牌照,广州自动驾驶技术在技术安全验证、运营方案设计等环节均达到欧洲标准。除文远知行小马智行也在韩国、卢森堡、阿联酋等全球多个国家落地。在自动驾驶这一新赛道,兼具智能制造、智驾技术和良好发展环境三大优势,广州自动驾驶技术依托政策支持、产业链协同和“汽车出海”东风,推动城市从“汽车制造基地”到“全球自动驾驶创新高地”的跃迁。

  广州政策领先半步,新条例支持开展创新应用

  崛起新赛道背后,往往是政策支持。今年2月,广州正式发布《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条例》,鼓励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测试和应用,为广州打造“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地”提供全面的政策措施保障。

  而早在2017年,广州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自动驾驶路测。截至2024年底,广州累计开放1298条测试道路,累计单向里程约2500公里,覆盖天河、海珠、南沙等8个区,开放示范运营区域达3240平方公里,全国排名第一。

  广州还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向企业发放自动驾驶载客测试牌照。文远知行全球累计获得五张牌照中,第一张便是广州在2019年授予。目前,有16家企业在广州开展L3/L4级自动驾驶测试,除文远知行、小马智行之外,还有广汽、百度百度阿波罗、沃芽科技(滴滴)、安途智行、小鹏汽车等。

  从无人驾驶小巴到头顶“激光雷达”自动驾驶车辆,再到正在商业化运营的Robotaxi……随着越来越多搭载自动驾驶技术车辆出现在日常生活中,成为广州新的街景。对此,广州市民逐渐习以为常,将其当成日常出行的一部分。搭乘无人驾驶小巴,往返居住地和地铁站,成为部分上班一族的首选。

  新条例支持开展的创新应用远不止于“汽车”。记者留意到,广州正在加速推动“汽车 ”跨界融合,加强自动驾驶技术与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新产业互促共进。如祺出行近日在企业官微上发布消息称:正在探索包括飞行汽车在内的低空出行服务运营场景,打造立体化智能出行平台。

  产业链协同,上下游成链成群

  广州汽车产业基础厚实,成行成市,拥有广汽、小鹏、东风日产等整车企业;广州汽车上下游产业协同效应明显,产学研联动,融资赋能。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广州汇聚了广东省科学院、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以及山河智能佳都科技等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产业协同发展,参与企业互相嵌入,相互赋能,使得广州自动驾驶技术在科技创新、产品量产和全球推广等方面以更快的速度推进。

  政策领先半步,投资领先一步。广汽是广州自动驾驶技术的主导者、参与者,同时也是投资者。广汽旗下广汽资本累计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投资超过5.2亿元,形成从芯片到运营的体系生态。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透露,广汽通过旗下的如祺出行小马智行,开展Robotaxi的商业化运营,里程超过400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000圈”。

  借“汽车出海”东风,实现技术出海

  汽车是自动驾驶主要应用场景之一,自动驾驶也紧跟广州车企出海步伐,开启全球布局。3月18日,广汽集团正式启动星灵智行行动计划。2027年,广汽产品智驾水平和研发能力将进入全球第一阵营,正式推出面向个人用户的L4自动驾驶车型。到2027年,广汽将进入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挑战出口50万辆的目标。

  3月11日,小鹏汽车宣布进入波兰、瑞士、捷克、斯洛伐克市场,旗下小鹏P7、小鹏G9、小鹏G6计划于2025年第二季度开启销售。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表示,今年,小鹏汽车面向海外进行测试,2026年能将小鹏汽车的图灵AI智驾带给全球用户。

  乘联分会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中国乘用车厂商出口量达73万辆,同比增长6%。乘联分会方面预测,今年,中国乘用车出口预计527万辆,同比增长10%。今年,中国乘用车出海将面临“走出去”和“走上去”两大浪潮叠加的挑战,自动驾驶技术破局关键。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Sullivan)预测,随着技术进步、有利的监管环境及成本效率提高,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将于2026年左右实现商业化,在全球移动出行市场获得相当大的份额。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全球市场规模在2025年预计将达到2.9亿美元,到2030年进一步达到超650亿美元,2035年将达到超3500亿美元。

  人工智能正在加速汽车产业变革,自动驾驶时代逐步照进现实,接下去将出现更多热点、燃点、爆点。紧盯科技前沿,抢抓自动驾驶技术出海机遇,广州汽车有望冲到新赛道的前列。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区域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蒋丽表示,包括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在内,随着更多广州自动驾驶技术企业布局全球,将进一步扩大广州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蒋丽建议,接下去,广州自动驾驶企业要关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南美国家,用技术服务当地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