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十届广州国际投资年会
增城区平行分会活动
系列报道(二)
增城区拟于4月9日举办第十届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增城区平行分会,开发区投资促进局联合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等单位精心策划,推出“聚焦第十届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增城平行分会活动系列报道”,大力宣传增城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活动顺利召开和招商项目招引呐喊造势,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312”思路举措以及科技强区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创新主体、研发投入、创新平台、创新载体、创新资源、创新生态“六位一体”推进,牢牢扭住创新这个“牛鼻子”,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新质生产力为战斗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付巧诚/摄
聚焦创新主体培育
持续壮大新质生产力规模
企业既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区大力实施创新主体培育行动,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型领军企业,并进一步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决策、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支持鼓励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发挥主体作用,加速释放创新驱动内生动力,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不断优化提升科技企业扶持政策
2023年,我区通过新修订的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和侨梦苑政策,对初创型企业、创新创业企业、新认定高企、首次纳入“四上”的高企以及主营升级的高企均给予不同程度的政策扶持,全年累计拨付高企类扶持资金7000余万元,有力推动区内科技企业发展壮大。
大力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
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启动,我区于每年初制定高企、科小培育工作方案,建立“三类潜在清单”,召开全区动员会,成立服务专班开展宣传走访,组织专业机构开展辅导培训。2023年,累计召开培训动员会20余场次,走访园区、企业800余家次,发放政策宣传小册子1万余本。
科技型企业实现量质双提升
2023年,全区高企申报数413家,有效期高企总量885家,总量增速排名全市第二;全区科小企业共入库1476家,较2022年增加477家,同比增长47.75%,增速和完成率均位列全市第一。1家公司入选广州2023年未来独角兽,2家公司入选广州2023年种子独角兽,3家公司入选广州“隐形冠军”企业榜。
聚焦研发经费投入
提升新质生产力科技含量
研发投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区把加大研发投入作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在政策、要素和项目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激励企业科技创新,并深入开展“清零”行动,引导企业不断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扎实推进研发工作迈上新台阶。
研发投入强度实现新跨越
全区2022年度研发投入达到39.96亿元(隔年统计指标),同比增长15.77%,增速居全市第三;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02%(目标任务2.9%),同比增长11%,首次跨越3.0%的门槛,从全市各区第三梯队进入3.0%以上的第二梯队。其中高校R&D投入增速达235%,科研机构R&D投入增速达28%,均居全市首位,成为区内未来研发投入的有力增长点。
重大科技项目取得新突破
2022年电子五所和广州国显公司各有1个科研项目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4年至今区内企业单位主导或参与的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广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2023年全区共立项省、市科技项目34个,同比增长161%;其中中汽研和电子五所各1个项目获得省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共获得省扶持资金1亿元。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成功推动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设立增城研究院;“增城区丝苗米三品一标科技提升及城乡融合发展项目”获2023年度市重点研发计划立项;获市科技局定向支持2024年度农业科技项目3个;新增农村科技特派员19人,立项市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20个。
聚焦产学研融合发展
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平台
高能级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内容,在集聚创新资源、汇聚创新资本、凝聚创新人才、孵化创新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我区坚持把创新平台建设作为一项牵引性工作,大力实施创新平台提升行动,重点布局战略科技平台,聚焦打造产业创新平台,不断服务和推动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增添新活力。
湖大研究院建设成效显现
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已创建国家级研发平台广州分平台2个(目标任务2个),与企业联合共建研发中心12家,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9位,引进和孵化科技企业11家(目标任务3家),超额完成第一阶段建设目标任务。同时还设立了“湘粤基金”,基金初期规模1.5亿元。
加快各类创新平台建设
2023年共组织推荐31家单位申报省级创新平台建设,其中推荐30家单位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比增长76.5%,推荐赛宝计量检测中心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此外,积极培育湖大研究院、广本研发、中汽研、赛宝计量等对标建设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力争填补区内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的空白。
目前
全区已建成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4家、
市级高水平企业研究院2家、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0家
聚焦创新载体扩园提质
推动新质生产力孵化育成体系更趋完善
以侨梦苑、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代表的孵化载体,是我区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区坚持把推进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作为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的重大举措,通过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实现人才集聚、资源集聚、服务集聚、政策集聚,为培育发展产业创新集群提供强劲科技支撑,进而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侨梦苑“一苑多区”进一步提质扩容
将“国字号”侨梦苑作为区级孵化器建设的重要抓手,推动全区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设,目前已形成“1个核心区 20个分园区”的发展格局,孵化场地总面积超46万平方米,累计引进创新创业项目942个、创新创业人才495人。
孵化平台进一步提档升级
引导、支持优质园区对标建设各级孵化载体,2023年成功推动增科院、迅镭、银江3个园区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器,新增市级孵化器3家、市孵化载体培育单位4家,全区累计登记备案孵化载体30家,建成国家、省、市级孵化器分别有3、1、5家,国家、省、市级孵化器数量从全市第6、6、7位提升至第4、6、5位。
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速增效
推动增城侨梦苑先后认定为广州市“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同时深入对接港澳资源建立8个侨梦苑创新创业驿站,顺利举办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培训交流、宣传推介等线上线下活动20余场次。
聚焦创新体系效能提升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一流的创新生态是科技创新赖以存续和发展的条件和基础。近年来,我区坚持以优化创新生态为保障,在顶层设计、政策惠企、精准服务等方面持续加大工作力度,为企业纾忧解困,助力企业振翅高飞,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营造更优质的创新环境。
擘画发展新蓝图
我区出台实施《广州市增城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一核一轴四片区多节点”总体发展布局,谋划部署七大重点工作任务,扎实推进八大领域创新发展,全力构筑高质量链接科技创新“双廊”的城市创智中心。
强化创新政策扶持
我区修订出台《增城区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扶持办法》《增城侨梦苑分园区及入驻项目评审管理办法》,突出三大主导产业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地位,通过政策引领助推重点产业、园区等持续发展壮大,进一步打造特色化产业集群。
高标准筹办创新创业赛事
2023年8月,我区成功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赛,共吸引全省92家高水平企业参赛,同时发动全区127家企业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广州赛区常规赛,其中59家企业从赛事中斩获佳绩,区内参赛企业获奖率达46%,其间通过新闻媒体、现场推介等方式,大力宣传我区优质营商环境,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
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
我区积极筹备成立侨梦苑创新创业引导基金,首期规模3000万元,用于支持入驻侨梦苑的优质创新企业和港澳台侨项目。大力支持湖大研究院设立湘粤创投基金,当前规模达1.5亿元,用于支持优质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项目。
积极开展科技政策兑现
2023年以来全区先后开展科技创新发展扶持资金、侨梦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补助、高企“免申即享”、孵化载体等级认定等一系列政策兑现工作,累计拨付扶持资金1亿多元,惠及各类创新主体400余家。
来源:广州市增城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