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新闻资讯  > 时隔近两年,贝索斯旗下蓝色起源首次恢复载人飞行:完成第7次载人太空旅游任务【附商业航天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时隔近两年,贝索斯旗下蓝色起源首次恢复载人飞行:完成第7次载人太空旅游任务【附商业航天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图片来源:摄图网

蓝色起源,是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旗下的一家位于美国的私人航天公司,被视为马斯克旗下SpaceX的最大竞争对手。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商业航天的发展,探索和利用太空资源。而在2022年9月,在一次无人试验任务中,新谢泼德火箭发生了发动机故障。

今年3月,蓝色起源宣布,通过对NS-23发射任务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显示,当时火箭推进模块的BE-3PM发动机喷嘴发生了结构故障,导致火箭出现推力失调,这触发了火箭载人舱段的逃逸发动机启动,使其脱离推进模块。

在发动机故障停飞近两年后,蓝色起源公司重启载人太空旅行服务。当地时间5月19日,蓝色起源用火箭把6名乘客送上了100km的高空,短暂停留后返回地面,这是该公司近两年来首次恢复载人飞行,乘客包括前空军上尉Ed Dwight,他在1961年被选为第一位黑人宇航员候选人,但从未与美国宇航局一起飞往太空。

此次任务是蓝色起源的第七次载人飞行。据介绍,美国中部时间19日9时35分(北京时间19日22时35分),“新谢泼德”飞行器从得克萨斯州西部一处发射场升空,由运载火箭送至距地面约100千米处的地球亚轨道。随后飞行器与火箭分离,飞行器自主飞行数分钟,其太空舱进入失重状态。在到达距地面约106千米的最高点后,飞行器开始降落,在降落伞缓冲下顺利返回地面。整个飞行过程持续9分53秒,发射过程中飞行器达到的最高速度为每小时3599千米。

蓝色起源未公布其太空旅行的价格,据一家名为MoonDao的公司对媒体透露,其在2022年订购的两个座位价格是250万美元,即单个座位125万美元,平均每分钟的旅程价值约8.3万美元。

迄今为止,蓝色起源已经在新谢泼德火箭上执行了7次载人太空旅游任务,包括好莱坞明星威廉·夏特纳、迈克尔·斯特拉汉,以及贝索斯本人都曾参与其中。公司在发射现场直播中表示,新谢泼德火箭目前已经将37人送到国际公认的太空高度。

从“蓝色起源重启载人太空旅行服务”回看商业航天行业发展情况:

——全球火箭发射次数分布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航天发射取得巨大进步,2018年我国共开展39次航天发射,超越美国,排名世界第一。2020年,全球共进行了114次火箭发射,中国开展39次航天发射,中国发射次数位居世界第二位。

——商用火箭发射任务占比火箭发射20%

商业火箭发射是商业航天中连接卫星制造及卫星应用的中枢环节,卫星需要搭载运载火箭发射进入轨道后才能发挥作用以及产生价值。根据航天十二院战略规划推进部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共进行了114次航天发射任务,其中商用发射任务23次,约占全球全年航天发射任务的20%。

——全球商业航天市场规模

商业航天是指采用市场化机制以营利为目的而开展的航天活动,是航天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目前全球航天产业长期保持稳定增长,商业航天已经成为世界航天产业的主要构成和主导力量。2020年全球商业航天市场受疫情冲击,市场规模有所缩减。根据欧洲咨询公司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商业航天收入为3150亿美元,较2019年降低2%。

湖北省统计局原副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认为,未来五年至十年,中国商业航天将迎来快速发展期。预计五年内,中国在轨运行的商业卫星将超过1200颗。

中信证券认为,2024-2025年将是中国商业火箭技术突破的关键节点,若民营航天公司火箭试验成功,将有望参与到中国星网 G60星座的发射服务中,火箭运力和发射成本瓶颈或将迎来突破。随着商业航天发射场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商业航天发射的“排队”情况将得到缓解,为未来大规模的发射试验和商业发射打下基础。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